一、施工筹备:量身定制,筑牢施工根基
1. 技术方案定制材料选型:针对网架 “多节点、复杂空间结构” 及 “工业仓储高粉尘、潮湿” 工况,采用 “环氧铁红底漆(80μm)+ 环氧云铁中间漆(120μm)+ 聚氨酯面漆(150μm)” 三层防腐体系。环氧铁红底漆增强基材附着力,云铁中间漆形成鳞片状屏蔽层抗渗,聚氨酯面漆耐候耐磨,整套体系耐盐雾测试达 2500 小时,抗粉尘磨损性能提升 40%,同时根据园区 VI 标准选定灰色调,兼具防护与美观。
工艺设计:鉴于网架钢结构 “节点密集、杆件交错” 的特点,制定 “移动脚手架 + 高空作业平台 + 机器人辅助” 组合施工方案。利用三维扫描技术生成网架模型,规划喷涂路径,对复杂节点采用人工精细涂刷,大面积区域由喷涂机器人配合高空作业平台高效施工,确保无死角覆盖。
2. 资源统筹部署设备投入:配备电动升降高空作业平台(作业高度 20 米,承重 300kg),钢结构防腐喷涂机器人(搭载多轴机械臂、超声波测厚仪);搭建模块化移动脚手架系统,快速适应网架复杂空间;引入粉尘收集设备,保障施工环境清洁。
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参与 “钢结构防腐 + 高空复杂作业” 专项培训,重点掌握节点防腐处理技巧、高空作业平台操作规范及机器人协同施工流程,通过模拟考核与安全培训后上岗。
二、施工攻坚:复杂空间的防腐硬仗1. 基面处理:深度除锈,清除隐患采用 “喷砂除锈为主、电动工具精修为辅” 的工艺,选用棱角状钢砂对网架整体喷砂,压力控制在 0.5 - 0.7MPa,彻底清除表面锈蚀、旧涂层及油污,处理等级达 Sa2.5 级。对节点螺栓、焊缝等部位,使用电动钢丝刷进行二次打磨,确保粗糙度 Ra60 - 80μm,增强涂层附着力。
针对局部严重腐蚀的杆件,进行补焊修复后再打磨处理,经探伤检测合格后进入防腐工序,从根源上消除结构安全隐患。
2. 防腐施工:分层防护,精准覆盖底漆施工:环氧铁红底漆采用刷涂与喷涂结合的方式,对节点、螺栓等复杂部位人工刷涂,确保涂层饱满无漏涂;大面积杆件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沿杆件轴向均匀喷涂,每道干燥后使用干膜测厚仪检测,厚度达标率 100%。
中间层施工:环氧云铁中间漆通过喷涂工艺施工,分两层进行,每层 60μm。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喷枪角度与移动速度,保证漆料在网架交错空间中均匀附着,形成致密的屏蔽层,最终中间层硬度达邵氏 D65,抗渗性能优异。
面漆工艺:聚氨酯面漆添加耐磨粒子,采用 “交叉喷涂法”,第一层横向喷涂,第二层纵向覆盖,确保涂层均匀平整。针对网架顶部、边缘等易受紫外线照射区域,增加 10% 的面漆喷涂量,提升耐候性,最终漆面光泽度达 60±5GU,色差 ΔE≤0.8。
3. 安全管控:立体防护,全程监管高空作业平台设置防倾斜、防坠落双重保护装置,配备风速监测仪(≥8.3m/s 自动停止作业);移动脚手架搭建严格遵循规范,设置双层防护栏杆与密目安全网;作业区域下方设置警戒区,配备专职安全员 4 名,每日施工前进行设备与安全检查,累计开展安全培训 20 次,应急演练 8 次,实现施工安全零事故。
三、验收交付:严格检测,品质过硬1. 多维度检测涂层性能: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附着力测试达 7MPa(超国标要求),耐盐雾试验 2500 小时无起泡、剥落;耐人工老化(2000 小时氙灯照射)色差 ΔE=0.7,粉化等级 0 级;涂层厚度均匀性误差控制在 ±10% 以内,符合《钢结构防腐涂装工程技术规程》要求。
外观质量:网架钢结构表面涂层平整光滑,节点、焊缝等关键部位无漏涂、流挂现象,杆件涂层过渡自然。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设备,对网架进行全方位巡检,确保防腐层完整无死角。
2. 竣工亮点创新应用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网架关键受力节点安装应变传感器、腐蚀监测探头,实时数据上传至管理平台,实现防腐与结构安全双重智能预警;同步完成防火涂料修补工作,保障消防安全。
四、项目价值:安全增效,长效赋能安全保障:新防腐体系有效隔绝腐蚀介质,经测算可使网架钢结构腐蚀速率降低,显著提升结构稳定性,消除因锈蚀导致的坍塌风险,保障仓储货物与人员安全。
经济效益:延长钢结构使用寿命,减少频繁维护成本,每年可节省维护费用;防腐涂层的耐磨性能提升,降低货物搬运对结构的磨损,间接提高仓储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