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三国的碎珠》曹魏篇——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给老板打鸡血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未能快速吃掉张绣,而袁绍则成功兼并公孙瓒,势力此消彼长。此时,曹老板对与袁老板进行战略决战一事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未能快速吃掉张绣,而袁绍则成功兼并公孙瓒,势力此消彼长。

此时,曹老板对与袁老板进行战略决战一事心存诸多担忧。

万一打不过,昔日的袁大哥会不会念旧情,放自己一马?

关键时刻,郭嘉献上了极具战略眼光的“十胜十败论”,分析了双方的优劣,极大地振奋了自己老板的信心、士气。

作为一个顶级谋士,不应该仅仅出谋划策,关键时刻,还要能够为自己老板打气!

(一)道胜

曹老板顺应天理之道,治理天下;袁绍却凭借强大兵力,肆意妄为。

(二)义胜

曹老板奉天子以令不臣,行事合乎大义;袁绍乃叛逆之师,师出无名。

(三)治胜

曹老板施政简约,顺应自然,百姓乐于接受;袁绍政令繁琐,百姓疲惫不堪。

(四)度胜

曹老板豁达大度,唯才是举,不计较个人恩怨;袁绍外表宽厚,内心猜忌,用人多疑。

(五)谋胜

曹老板谋略出众,决策果断,能随机应变;袁绍谋略有余,决断不足,错失战机。

(六)德胜

曹老板以仁义广施四方,远近皆服;袁绍纵容豪强,百姓虽有怨言却不敢表达。

(七)仁胜

曹老板极度关爱人才,贤才皆愿为其效力;袁绍表面上礼贤下士,实则内心轻视。

(八)明胜

曹老板善于明辨是非,赏罚分明;袁绍好坏不分,赏罚不明。

(九)文胜

曹老板以法治军,军队纪律严明;袁绍军纪松弛,战斗力低下。

(十)武胜

曹老板善于用兵,以少胜多,战术灵巧;袁绍虽兵多将广,但不懂用兵之道,只知墨守成规。

总结

此言一出,彻底巩固了郭嘉第一军师的地位。

荀彧、程昱等,本来还准备和郭嘉掰掰手腕,从此佩服得五体投地。

郭嘉的彩虹屁,不,“十胜十败论”,全面地将曹操与袁绍进行了多维对比,成功消除了曹操心中顾虑,让曹操坚定了与强敌作战的决心。

曹操本来觉得自己可能不太行,听完之后,觉得“匡扶汉室,非我不行”。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诸多困难,最终险胜击败袁绍,一举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