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江西的炸鸡排摊主火了。
火到什么程度?
三天涨粉18万,摊位火爆到需要城管专门增设便民点。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位被称为"鸡排哥"的李俊永,已经在景德镇摆了26年地摊。
没有豪华门面,没有网红滤镜,只有一锅油、几块鸡排,却让全网沸腾。
这背后,藏着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三种品质。
细节偏执:把6元生意做成艺术
在鸡排哥的摊位上,有个特别的"塑料袋仪式"。
"请把你的塑料袋打开。"这是他对每位顾客的提醒。
有人好奇原因,他笑着解释:"敞开袋子散散热气,鸡排更酥脆。"
这个看似多余的细节,却让网友直呼:"买鸡排都好紧张,生怕袋子开得不够大,不配接他的'作品'!"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对品质的死磕。"不炸到位不原谅自己",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
鸡排每天现买现腌,油每天更换。在这个预制菜横行的时代,6块钱的现炸鸡排,成了一种难得的良心。
情绪价值:让顾客感受到被看见
如果说品质是基本功,那对顾客的情绪照顾,才是他真正出圈的关键。
面对焦急等待的顾客,他一边手上不停,一边安抚:"我知道,我知道!做完你的做他的!"
轮到等得久的客人时,他会挥舞铲子大喊:"我已经没有理由让你再等了!"
对忙于照顾孩子的宝妈,他会贴心提醒:"妈妈是最伟大的,但是不要偏偏把自己给忘了。"
一句话,说得人眼眶发热。
更暖心的是,每天下午4点半,他会准时收摊去学校附近,以每份便宜1元的价格卖给学生。
"学生零花钱不多,得让他们花少点,吃好点。"
网友感叹:"买一份6元的鸡排,获得价值60元的情绪价值。"
家族力量:一个人火,一家人撑
鸡排哥的爆红,离不开背后的"鸡排家族"。
妻子是他的最强辅助,负责腌制和炸制;
大舅子赶来帮忙裹面包糠;
侄子负责扇扇子、安慰粉丝;就连母亲也来帮忙看货,永远笑脸迎人。
这一家子为何如此团结?
早在爆火前,鸡排哥就免费教亲戚炸鸡排技术,帮下岗的亲戚谋生路。"有财大家一起发",这种胸怀,超越了不少生意人的格局。格局打开:从摊主到城市代言人爆红后的鸡排哥,受邀参加江西文旅座谈会。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看似普通的摊主,说出了远超期待的见解。"国庆人流量大,我要做的就是及时制作产品,尽量不要产生负面消息,让所有人都对景德镇的印象是正面的、积极的。"
从把控食品安全,到为城市形象考虑,他的视野早已超越了一个小摊贩的范围。
网友称赞他是"拖拉机的外表,法拉利的谈吐"。
面对蜂拥而来的商业合作——奶粉代言、奶茶品牌植入,甚至娱乐公司的邀约,"鸡排家族"统统拒绝。他们清醒地知道,自己代表的不只是个人,更是整个景德镇的形象。
写在最后:
鸡排哥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渴望的不仅是美味,更是那份久违的真诚。
当大多数商家在研究流量密码时,他只是在认真地炸好每一块鸡排;
当全网追逐热点时,他依然守着那份初心。6块钱的鸡排里,藏着最朴素的道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真诚对待每个人,这个世界自然会给你应有的回报。最好的流量,从来不是刻意策划的结果,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诚。
这,或许就是"鸡排哥"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