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光天化日,游客在场,盗贼何以用4 分钟盗走8件卢浮宫珍宝

据美联社报道,官方称,周日,在这座全球游客量最大的博物馆内,盗贼发起了一场持续数分钟的突袭:他们乘坐篮式升降机(rode

据美联社报道,官方称,周日,在这座全球游客量最大的博物馆内,盗贼发起了一场持续数分钟的突袭:他们乘坐篮式升降机(rode a basket lift)登上卢浮宫外立面(Louvre ’s facade),撬开一扇窗户,砸破展柜,随后携价值连城的拿破仑时期珠宝(priceless Napoleonic jewels)逃离。

这起光天化日下的劫案发生在开馆约30分钟后,当时馆内已有游客。此案堪称世人记忆中最受关注的博物馆失窃案之一,而此前馆内员工就曾抱怨,客流拥挤与人员配备不足正让安保压力倍增(crowding and thin staffing are straining security)。

失窃事件发生的地点,距离《蒙娜丽莎》仅250米(约270码)。法国文化部长拉希达·达蒂称,这是一场“耗时4分钟的专业行动”(a professional “four-minute operation)。

法国当局称,失窃物品中包括拿破仑三世之妻欧仁妮皇后的镶嵌祖母绿的帝国皇冠——这件皇冠上镶嵌着逾1300颗钻石,后来在博物馆外被找到,据称找回时已损坏。

现场画面显示,困惑的游客正被引导离开玻璃金字塔及相邻庭院,与此同时,警方封锁了塞纳河沿岸的附近街道(officers closed nearby streets along the Seine)。

一台升降机靠在面朝塞纳河的外立面上——官员称该升降机为盗贼所带,事后已被移走——这既是盗贼的进入通道,观察者也指出,这暴露出一个明显漏洞:此类器械竟能未经检查便被带入这座宫殿式博物馆。

承压之下的博物馆

官方表示,当天上午9时30分左右,数名闯入者撬开一扇窗户,用圆盘切割机切开玻璃,随后径直走向玻璃展柜。法国内政部长洛朗·努涅斯称,该团伙借助一台篮式升降机,从滨河畔的外立面进入博物馆,最终抵达存放着23件王室藏品的展厅。

他们的目标是镀金的阿波罗长廊(Apollon Gallery)——这里陈列着包括“摄政王钻石”、“桑西钻石”与“霍滕西亚钻石”在内的皇冠钻石系列。

努涅斯透露,盗贼砸破了两个展柜,随后乘摩托车逃离,事件中无人受伤。警报响起后,卢浮宫工作人员迅速赶到该展厅,迫使闯入者仓皇逃窜,但失窃行为已完成(forcing the intruders to bolt, but the theft was already done)。

官方表示,共有8件物品被盗,具体包括:19世纪法国王后玛丽-阿梅莉与奥坦丝的配套首饰(含1件蓝宝石王冠、1条项链及1只单只耳环);拿破仑·波拿巴第二任妻子玛丽-路易丝皇后的配套首饰(含1条祖母绿项链与1对耳环);1枚圣物盒胸针;欧仁妮皇后的1顶王冠;以及她的1枚大型胸花蝴蝶结胸针——这件胸针是19世纪帝国时期极具价值的成套首饰之一。

“这是一起重大抢劫案,”努涅斯表示,他提到卢浮宫近年来已加强安保措施,且在博物馆即将启动的全面整修计划中,安保力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官方称,安保升级内容包括新一代摄像头、周边探测系统以及新的安保控制室,但批评人士认为,这些措施来得太晚了(But critics say the measures come far too late)。

为开展法医调查,卢浮宫在周日剩余时间里关闭。警方封锁了大门、清空了庭院,并关闭了塞纳河沿岸的附近街道(police sealed gates, cleared courtyards and shut nearby streets along the Seine.)。

光天化日下在开放时段实施抢劫本就罕见,而在游客在场的情况下潜入卢浮宫得手,更是跻身欧洲近代史上最大胆的劫案之列(ranks among Europe’s most audacious in recent history)——至少自2019年德累斯顿绿穹珍宝馆失窃案以来,尚无出其右者。

这起失窃案还凸显出卢浮宫长期难以解决的深层矛盾:游客数量激增与工作人员人手不足。今年6月,该博物馆就因员工罢工推迟开放,罢工原因正是客流过度拥挤与长期人员短缺。

工会表示,大规模旅游潮导致“监管人员太少,而需看管的展厅太多(Unions say mass tourism leaves too few eyes on too many rooms)”,且在施工区域、货运通道与游客流线交汇的地方,形成了安保压力点。

馆内知名藏品的安保措施依旧严密——《蒙娜丽莎》便存放于恒温恒湿的防弹玻璃展柜中——但周日的失窃案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在博物馆逾3.3万件藏品中,并非所有物品都能享有同等坚固的保护。

对于本就处于舆论审视中的卢浮宫而言,此次失窃无疑是又一次尴尬(The theft is a fresh embarrassment for a museum already under scrutiny)。

“他们怎么能在大白天乘升降机到窗边偷珠宝?”来自里昂附近的法语教师玛加利·屈内尔质疑道,“如此著名的博物馆竟存在这么明显的安保漏洞,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卢浮宫有着悠久的失窃与未遂被劫史。最著名的案例发生在1911年,《蒙娜丽莎》从画框中不翼而飞——窃贼是文森佐·佩鲁贾,两年后这幅画在佛罗伦萨被寻回。

另一起臭名昭著的事件则在1956年,一名游客向这幅名画的“微笑”投掷石块,导致画中人物左肘附近颜料受损,这也加速了《蒙娜丽莎》被置于防护玻璃后展出的进程。

如今,这座昔日的皇宫馆藏堪称文明的“名人录”:列奥纳多的《蒙娜丽莎》、断臂却尽显恬静的《米洛的维纳斯》、矗立在达鲁楼梯上仿佛被风吹拂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刻有法律条文的《汉谟拉比法典》、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以及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

这些藏品横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古典世界乃至欧洲大师作品,即便如今调查人员已开始在那些镀金走廊里搜寻线索,这里每天仍会迎来多达3万名游客。

政治风波上升

这起劫案瞬间波及政坛。极右翼领导人若尔当·巴尔德拉借此攻击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总统——后者当前在国内支持率下滑,且面临议会分裂的困境。

“卢浮宫是全球公认的法国文化象征,”巴尔德拉在X平台(原推特)上写道,“这起劫案让盗贼偷走了法国王室珠宝,对我们国家而言是难以容忍的耻辱。国家的衰败还要持续到何种地步?”

此番批评来袭之际,马克龙正大力推行一项为期十年的“卢浮宫新文艺复兴”计划——该计划斥资约7亿欧元(合7.6亿美元),旨在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缓解客流拥挤,并在2031年前为《蒙娜丽莎》打造专属展厅。

但对一线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感受到的压力远大于计划带来的缓解效果(For workers on the floor, the relief has felt slower than the pressure)。

已知与未知:卢浮宫失窃案关键信息梳理

官方表示,法医团队正在勘察犯罪现场及周边出入口,同时对藏品进行全面清点。他们称此次失窃物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Officials have described the haul as of “inestimable” historical value.)。

这些赃物的追回可能面临巨大困难(Recovery may prove difficult)。77钻石公司总经理托比亚斯·科明德指出:“这些珠宝大概率再也无法以原貌重现。专业盗窃团伙通常会将辨识度高的大钻石拆解、重切,以规避侦查,这实际上彻底抹去了它们的来源痕迹。”

官方承认,目前仍有核心问题待解:参与盗窃的人数究竟有多少?他们是否得到了内部人员协助?据法国媒体报道,作案者共4人——其中2人身穿黄色安全背心、伪装成建筑工人乘坐升降机,另外2人各骑一辆踏板摩托车(负责接应)。法国当局暂未对此说法作出回应。

据官方称,调查人员正在查看德农馆翼和河畔的闭路电视录像(Investigators are reviewing CCTV from the Denon wing and the riverfront),检查用于进入展厅的升降吊篮,并询问博物馆开放时在现场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