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去洋货市场是什么时候?如果有人问起,大都能想起来的,肯定还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洋货市场,曾经是老天津人的记忆和骄傲。洋货市场曾是天津“时髦”的代名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是北方最大的进口商品商贸中心,日均客流高达4万人次。摩托车、音响、打火机等“稀罕物”琳琅满目,不仅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进口商品集市,更是一代人青春的见证。
那时候一说到去塘沽玩,第一想到的,就是逛洋货市场。那是一个既可以逛又可以玩,可以淘到很多新奇物件的地方。
随着电商行业的兴起,洋货片区商业逐渐衰落,大量商业处于闲置状态。再有人提起洋货市场,想到的却是,那是一个假货低质产品横流的地方,不值一去。

现在的洋货市场已经完全归于沉寂。前阵子打那儿经过,看到的是锈迹斑斑的大铜马静静地守在入口处,两旁商店大多关门停业,偶尔传来的“清仓甩卖、一件不留”的叫卖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回响。走在昔日繁华的洋货市场步行街上,鲜少有人为商品驻足,这与三十多年前人头攒动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就在人们已经将洋货市场渐渐淡忘的时候,近期一则城市更新的消息,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这块沉睡的老市场的记忆。
01城市更新规划:洋货市场的华丽转身
日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对天津滨海新区塘沽老城区分区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草案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天。这一举措标志着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进入实质性阶段。


此次更新项目总投资高达78.3亿元,总用地面积达2.17平方公里,覆盖44个居住小区,将惠及居民4.5万人。项目计划分两期在8年内完成滚动更新建设。

更新范围划定南北两个片区:南侧片区北至杭州道,南至京山铁路,东至河北路,西至车站北路;北侧片区为北至福州道,南至文安里北边界,东至中心北路,西至贵州路。
此次规划调整主要针对路网及用地进行修改,同时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生活配套设施,配套公园、托儿所、商超、菜市场等生活设施。
本次控规修改范围位于杭州道街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范围内。修改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实施,助力滨海新区国际消费中心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
02“绿里洋坊”:新旧融合的商业复兴
据了解,洋货市场片区更新的核心商业理念是塑造以“绿里洋坊”为新IP的洋货复兴街区。项目计划将老洋货主题与创新业态融合,形成多元化商业场景的城区新门户。
更新涉及原洋货市场及周边商业共计约15万平方米。令人欣慰的是,洋货市场门头、商业场景、雕塑等洋货记忆空间要素都会予以保留,整体商业区域面积将在15万平方米基础上扩大约20%。

项目计划打造新的商业街区,引入新型消费业态。在商业综合体内,将结合洋货市场的文化记忆,打造洋货主题特色商业街景。同时,结合轨道及地铁建设打造塘沽老城领航区,让老洋货市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商业模式的创新还体现在构建“双核”结构,实现洋货市场文化传承与城市商圈复兴的联动发展。这种新旧融合的思路既保留了市场的历史文化价值,又注入了现代商业元素。
03公共设施:全面提升居住品质
洋货市场片区更新不仅是商业复兴,更是全方位的居住环境提升。更新实施重点围绕公共环境改造提升为切入点,对多条重要城市主次支道路进行完整断面优化改造,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项目将更新建设老洋货记忆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补足片区教育及体育等公共设施配套,包括新建小学、菜市场、生鲜超市、公交首末站等公共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将新建洋货公园,并在公园下方开发体育城,引入体育培训及体育赛事,打造文体消费场景。这种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的模式,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片区功能。

对于老旧社区,项目将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及智慧设施专项优化,提升片区交通及韧性设施质量。这些措施将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片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04项目实施:挑战与机遇并存
目前,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已由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审批通过,并确定实施主体,正式进入实施建设阶段。实施主体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已谋划2年多时间,但项目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要挑战是产业业态升级如何与洋货文化结合的问题。项目需在现代化商业运营与传统记忆保留之间找到平衡点。此外,城市更新过程中涉及多专业统筹协作、多部门管理协调,也是一大挑战。项目推进还需解决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补足公共配套服务的问题。
通过城市更新,整个洋货片区将出现5宗新宅地,预计容积率在1.7-2.9之间,大概提供3100多套房子。这将为塘沽老城地区多年未出现新盘的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05更新前景:洋货市场在区域发展中的新角色
毫无疑问,洋货市场片区城市更新是天津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天津市政建设集团的规划,项目预计整体8至10年完工。

对于天津这座城市而言,新生的洋货市场将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点。它不仅能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还将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增长极。
据天津市政建设集团透露,项目最早可在今年年底前动工,以B1线塘沽地铁枢纽站建设为契机,先从轻轨9号线、B1线双轨交会处的新洋商厦地块入手。未来几年,随着吊车和脚手架的进场,洋货市场将开启一段蝶变之旅。
对于周边4.5万居民而言,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生活便利性的提升,更是一次城市记忆的重新激活。正如一名食品店商户所说:“我们是既盼着改,又怕改得认不得”。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多年前淘货的喧闹声融进新街区的晚风里,洋货市场的老故事将由此开启新篇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