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北溪案真凶落网!德方亮出铁证,或指向乌克兰军方?

德国联邦检察院经过近两年调查,正式确认 2022 年北溪管道爆炸案由乌克兰军方高层直接策划,时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担

德国联邦检察院经过近两年调查,正式确认 2022 年北溪管道爆炸案由乌克兰军方高层直接策划,时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担任行动总指挥。通过伪造身份租用 “仙女座” 号帆船、部署 20 公斤定时炸弹等关键证据链,警方还原了从策划到执行的全过程,7 名乌克兰籍嫌疑人身份全部查明,核心组织者库兹涅佐夫已在意大利落网。此案突破直接颠覆国际社会对事件主谋的猜测,乌克兰成为首个被官方认定的 “国家行为体”。

作为乌克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曾被视为泽连斯基的 “天然接班人”,2025 年初支持率高达 72% 远超总统,却因 2024年突然卸任转任驻英大使而陷入争议。德国调查显示,其在 2022 年 9月无视泽连斯基 “叫停指令”,擅自派遣特种部队执行爆破,旨在通过切断俄德能源联系巩固自身政治筹码。此举暴露乌克兰军方与总统府的深层裂痕,成为其支持率半年暴跌至 25% 的关键导火索。

尽管德国证据指向扎卢日内 “抗命推进”,但泽连斯基政府在事件中的暧昧态度引发多重质疑:波兰拒绝引渡嫌疑人、意大利拖延司法程序时,基辅既未抗议也未配合调查,结合其曾以刑事案件要挟扎卢日内的背景,外界推测总统可能早已预见风险并默许行动。此举不仅清除了连任道路上的最大政敌,更借 “俄欧能源决裂” 强化西方对乌军事支持,堪称 “一箭双雕” 的政治豪赌。

爆炸案导致德国 55% 天然气供应中断、千亿级经济损失,直接加速欧洲能源 “去俄化” 进程,却也激化欧盟内部裂痕:波兰等东欧国家拒绝引渡嫌疑人并质疑管道合理性,匈牙利等国则指责 “炸毁行为等同恐怖主义”,重启 “北溪 - 2” 谈判呼声渐起。美国虽未直接涉案,但通过默许乌克兰行动达成 “捆绑欧洲抗俄” 目标,而德国在 “追查真凶” 与 “援乌大局” 间陷入外交两难,暴露北约同盟的深层利益分歧。

俄罗斯外交部直指事件为 “国家恐怖主义”,要求国际社会彻查美国是否参与幕后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因西方阻挠未能启动独立调查,进一步凸显国际司法体系的地缘政治化。此案或将开创 “战时破坏第三国关键设施” 的危险先例,为后续冲突中的 “超限战” 行为提供争议性参考,而乌克兰军队 “擅自发动跨国袭击” 的定性,也对其 “受害者” 形象造成致命冲击。

随着德国司法程序推进,乌克兰面临欧盟削减援助、美国重新评估军援的双重压力,前线战场本就吃紧的弹药与兵力补给恐遭重创。而扎卢日内作为 “弃子” 被推向前台,折射出基辅权力体系的残酷内斗 —— 当军事冒险与政治博弈深度绑定,乌克兰的国家命运正被少数精英的野心拖向更危险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