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教员的位置那是没法比的。他领着中国从过去又穷又弱,一路走到今天成为大国,站在了世界的前列。教员就像是个时代的明灯,给咱们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但在党内,老师并不总是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子,他也是一步步才走到大家眼前的。很多时候,老师上面也有领导,不能说这些领导带着老师走,但他们确实和老师一起,携手写下了那段传奇的篇章。
【01】
今天咱们聊聊李维汉这个人,他啊,有四次当上了教员的头儿,和教员一起合作得特别好,为了咱们国家和民族的事儿,那真是使出了老劲儿。没错,说的就是他,李维汉。
李维汉1896年来到这世上,比教员小三岁,他俩都是湖南的老乡。说起来,李维汉的家境挺不错的,爸妈在当地都挺有名望,所以嘛,他从小就享受到了挺棒的教育。
在学校那会儿,李维汉就琢磨过,咱们中国还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将来得往哪发展。这个问题,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和心怀梦想的年轻人都想过。毕竟,国家那时候真是太难了,几乎没有哪个有志气的年轻人不希望中国变得强大。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那就是怎么让国家富裕起来,军队强大起来。
没错,光想不做,没啥大用,关键是要行动起来。所以李维汉就琢磨着怎么投身到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里去。说真的,那时候的革命者,个个都挺有人格吸引力的。李维汉一参加革命,很快就靠着自己出色的领导本事和号召力,赢得了好多人的认可。这些人大都是和他年纪相仿的,可以说是志趣相投。这里面就有个人,后来成了大家敬爱的教员。
教员跟李维汉两个人,可以说是“一眼就对上了眼”,他们认识后越说越合得来,最后成了铁哥们,好朋友。他们俩下定决心,要一起为了咱们中国的明天,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去拼搏。
1918年那会儿,有两个人联手搞了个“新民学会”。这个学会,就成了那人第一次大展身手、显露头角的地方。
之后,李维汉跟着党内那些出类拔萃的年轻人一起去了法国深造。在法国学习的日子里,李维汉亲眼目睹了现代国家、先进制度和工业的厉害,这让他大开眼界。这次经历,让李维汉对未来的看法和信念变得更加坚定。
他因此下定决心,要把国外的好制度带回到祖国,希望中国以后能变得更强,更出色,再也不用受别人的欺负和打压。
【02】
因为李维汉有过海外留学的背景,他一回国,党组织就很快给了他重要的任务,让他担任党内一些高级别的职位。说实话,在那个时候,李维汉在党内的地位其实比教员还要高一些。而且,他总共四次成为过教员的上级呢。
但他从没因为这个就对教员有啥看不起,反倒是李维汉早年的那些事儿,让他心里头明白,只有教员才能领着党翻过这道坎儿,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因此,在这种信念的引领下,革命时期几乎每一次重大事件里,李维汉都毫不动摇地站在教员那一方,全力支持他。不管大事小情,李维汉几乎都是教员最铁杆的支持者。
其实李维汉并不是因为对教员有啥“个人迷信”,而是他心里有数,知道咋样能让国家变得更强,咋样引领国家往更好的未来奔。
建国以后,李维汉在国家的心脏地带挑起了大梁,在核心部门管起了民族事务和西藏问题的调解。他在这方面可是立下了大功,先是帮忙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后来又为新疆的稳定繁荣出了不少力。
李维汉这一辈子,实实在在地展现出了“共产党人”该有的担当和勇气。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啥叫真正的共产党人责任重大,气概非凡。
李维汉的家室也挺有说道的,他老婆名叫金维映,以前跟邓公有过一段婚姻。但俩人后来因为性格啊、其他一些事儿合不来,最后就离婚了。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俩在革命道路上始终是并肩作战的伙伴和同志,在很多事情上都挺合得来的。后来,李维汉碰到了金维映,两人慢慢地有了感情,就这么走到一块儿了。
后来,金维映给李维汉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叫李铁映。但好景不长,金维映去苏联治病时,碰上了德国打苏联的事儿,结果她不幸去世了。这下,就只剩下李维汉和李铁映这对父子,他们只能互相依靠,一起生活了。
【03】
李维汉心里一直装着对老婆的想念,这让他干工作更有劲头,理想也更坚定了。李铁映呢,他继承了爸妈的革命劲儿,长大后就一门心思钻研科学技术,后来还真成了国家电子方面的高手。
李铁映后来在国家搞电子信息技术建设这块,真的是出了大力气,贡献特别大,最后一路干到了副国级领导的位置。
说起来,李维汉和李铁映这对父子,真的是为祖国的建设和付出豁出去了。他们都是特别棒的革命家和建设者,为国家的进步拼尽了全力。他们的名字,肯定会永远刻在国家发展的历史上,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一直记在心里,时常缅怀。可能,这就是那个年代革命者身上最闪光的特质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