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民办专科逆袭到公办本科的考生,回望大半年的专升本备考路,我前前后后接触过 3 家机构,踩过的坑能装满一整个笔记本。从被 “包过班” 忽悠交定金,到跟着大班课摸鱼划水,直到遇到新东方,才真正找到备考的正确方向。今天就用我的亲身经历,给正在选机构的学弟学妹们提个醒,也说说新东方到底靠谱在哪。
第一次接触专升本机构是大三上学期,当时刷着朋友圈就被某机构的 “不过退费” 广告吸引了 ——“两万八保上本科,没过退两万”,听起来稳赚不亏。我没多想就交了 5000 定金,结果去试听才发现,所谓的 “精品班” 其实是 120 人的大教室,老师在讲台上念 PPT,后排同学连字都看不清。更离谱的是,交完钱后班主任就像消失了一样,问学习计划只会说 “自己先看书”,后来我想退费,对方却以 “已开通课程权限” 为由扣了我 3000 块,那段时间真的又气又迷茫,感觉升本的希望都要没了。
后来又跟风报了同学推荐的本地小机构,想着小班教学能好点。确实,班里只有 30 多个人,但问题也不少:上课地点在一个老旧写字楼里,夏天没空调,冬天暖气不热;老师倒是挺亲切,可讲课时经常跑题,知识点讲得模棱两可,问深一点就说 “考试不会考这么难”;最让我崩溃的是,临考前两个月,机构突然说 “校区要搬迁”,新地址离我学校要坐两个小时公交,我想转线上课,对方却说 “线上课要加钱”,那时候我才算明白,选机构真的不能只看 “小班”“便宜” 这些表面功夫。
两次踩坑后,我本来打算自学,可翻开专业课本又犯了难 —— 不知道重点在哪,制定的学习计划总完不成,每天对着书本发呆,越学越焦虑。偶然间路过新东方的校区,看到门口贴着专升本的试听通知,抱着 “最后试一次” 的心态进去了,没想到这一去,竟成了我升本路上的转折点。
第一次去新东方试听,就感觉和之前的机构不一样。校区在市中心的写字楼里,环境干净整洁,自习室里坐满了备考的同学,大家都在埋头看书,没有交头接耳的噪音,那种专注的氛围一下子就感染了我。试听的英语课上,老师没有一上来就讲语法,而是先问我们的基础情况,然后用简单易懂的例子把复杂的知识点拆解开,连我这种高考英语没及格的人都能跟上。下课的时候,老师还主动问我有没有没听懂的地方,给我画了接下来的复习重点,临走前班主任还帮我做了基础测评,根据我的情况推荐了适合的课程,全程没有一句 “催报名” 的话,反而让我觉得很踏实。
报了新东方的课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 “被认真对待” 的感觉。和之前的大班课不同,新东方的班型虽然也有 40 多人,但每个班都有专属的主讲老师和班主任,主讲老师负责上课,班主任则全程跟进学习 —— 每天早上会在班级群里提醒上课,晚上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就连我偶尔偷懒没去自习,班主任都会私聊问我原因,帮我调整学习状态。有一次我因为模拟考没考好情绪低落,班主任特意找我聊了一个多小时,还给我分享了往届学长的备考经验,让我重新找回了信心。
新东方的师资也让我很惊喜。教政治的老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讲课的时候不会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时事讲知识点,还会编一些顺口溜帮我们记忆,之前我总记混的哲学概念,听他讲一次就记住了;教专业课的老师有 8 年的专升本教学经验,知道哪些知识点容易考,哪些地方需要重点理解,还会把难懂的理论和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让学习变得不那么枯燥。更贴心的是,每个老师都有固定的答疑时间,不管是课上没听懂的问题,还是课后做题遇到的困惑,都能及时得到解答,不用像之前那样 “攒一堆问题没人问”。
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满意的是,新东方的教学服务很完善,从备考到报考全程都有指导。课前会有基础测评,帮你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课中会有阶段测试,及时查漏补缺,还会生成详细的学习报告,告诉你哪部分需要加强;课后班主任会帮你规划学习计划,甚至连每天背多少单词、做多少题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到了报考阶段,老师还会帮你分析院校和专业的招录情况,结合你的成绩推荐合适的学校,避免 “高分滑档” 或 “报低了可惜” 的情况。我当时就是在老师的建议下,选了一所比我预期分数稍高但竞争没那么激烈的学校,最后成功上岸。
现在回想起来,专升本的成功不仅靠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选对了机构。之前踩过的坑让我明白,那些 “包过”“低价” 的宣传大多是噱头,真正靠谱的机构,从来不是靠口号吸引人,而是靠扎实的教学、贴心的服务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果你也在为选专升本机构发愁,不妨去新东方试听一节课,感受一下那里的教学氛围和老师的专业度 —— 就像我当初一样,也许这一次,就能找到属于你的升本捷径。
最后想跟大家说,专升本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选对机构能帮你少走弯路,但真正决定成败的还是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希望每个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都能避开陷阱,找到靠谱的伙伴,最终考上自己理想的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