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骗子用l0086冒充10086

“您好,您的积分即将过期,点击链接即可兑换空气炸锅”——收到这条短信时,杨先生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手机屏幕上的号码显示着

“您好,您的积分即将过期,点击链接即可兑换空气炸锅”——收到这条短信时,杨先生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手机屏幕上的号码显示着“10086”,他下意识觉得这是运营商的常规提醒,手指已经点开了链接。页面跳转的瞬间,“掌上营业厅”五个大字在屏幕上闪烁,熟悉的蓝色界面、客服头像,甚至弹窗里跳出的“积分换礼”规则,都让他彻底卸下了防备。

可当杨先生填完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和交易密码后,手机突然连续弹出五条消费通知。7739元,分五笔被刷走,他盯着屏幕上的数字,后背瞬间发凉——这哪是积分兑换?分明是骗子给他挖的“无底洞”!

这件事最扎心的,是骗子抓住了我们最信任的“安全区”。10086的号码,移动用户的“默认安全标识”,多少人看到这个数字就会放松警惕?可诈骗分子早就玩透了“视觉陷阱”:用小写字母“l”冒充数字“1”,把真实号码伪装成官方号;再套个高仿页面,连按钮颜色都和真网站差不了多少。等你放松警惕填完信息,他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瞬间把你的钱咬得干干净净。

更让人愤怒的是,这种骗局根本不是“技术流”,而是最卑劣的“心理战”。骗子知道我们习惯相信“官方渠道”,知道我们对“积分过期”“免费礼品”没有抵抗力,甚至知道很多人收到短信不会仔细核对号码——他们赌的,就是我们这点“懒得确认”的小心思。可这一懒,代价可能是几个月的工资,是孩子的学费,是老人看病的钱!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忍不住想:我们到底要为“信任”付出多少代价?那些骗走钱的骗子,可能正躲在某个阴暗角落数钱,而受害者却要为他们的贪婪买单。这公平吗?这合理吗?

说到底,诈骗的本质是“利用信任收割人性”。但信任不该成为被伤害的弱点,更不该成为骗子得逞的武器。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人收到短信时多问一句“这是真的吗?”,是看到链接时多留个心眼“要不要先打官方电话确认?”,是填信息前多想想“这么容易的福利,会不会有猫腻?”。

别让骗子得逞的代价,是我们自己的血汗钱。你遇到过类似的骗局吗?收到可疑短信时,你是怎么处理的?评论区聊聊,你的经验可能帮到更多人!

案例来源:央视新闻

评论列表

公正
公正 3
2025-11-03 14:58
难道网警查不到犯罪人吗?不都是实名制上网吗?国家完全能够抓住这些骗子而出于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