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的华凌格力晶弘“双杀”小米空调

进入10月以来,小米正在遭遇进军空调行业7年多以来,最为严重的巨头双杀与市场多杀局面,预示着小米空调在今年四季度的市场经

进入10月以来,小米正在遭遇进军空调行业7年多以来,最为严重的巨头双杀与市场多杀局面,预示着小米空调在今年四季度的市场经营和出货压力将激增。

周简 撰写

进入10月以来,格力电器旗下晶弘品牌空调,开始在线上电商平台铺货全面开售的消息,迅速引发空调行业的一片热议。

原因并不复杂。从今年3月,格力电器将在格力空调之外,推动晶弘空调参与市场争夺的动作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晶弘空调更多聚焦于工程渠道的拓展,并不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抢夺。

此次,格力电器推动晶弘空调在电商平台的全面开售,意味着作为格力电器主业空调的子品牌,晶弘未来在空调行业所要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已经非常明确:既是战略上的主动防守,也是战术上的主动进攻。

加上,另一空调巨头美的,早就推出多年的子品牌华凌空调,已经在市场上成为一股直面年轻用户群体的重要力量。只不过,相对于华凌空调早已独立成团,完全以华凌品牌在市场上单打独斗,刚刚借助格力品牌光辉出道的晶弘空调,想要快速上量,还需要借助格力晶弘的声誉,在一线市场上面向用户展开一段时间的推广、教育和引导。

不过,无论是美的旗下华凌空调,还是格力旗下的晶弘空调,在家电圈看来,这一局面的出现,对于刚刚打响的2026冷年空调市场来说,重点形成了一股对于行业挑战者小米空调的巨头“双杀”,以及未来还可能出现的市场“多杀”商业竞争格局。

过去的2年间,面对小米在空调行业的快速崛起,且来势汹汹,美的空调很早就启动了以华凌空调子品牌为手段的战略性防御。特别是在最近2年的线上市场上,华凌空调正是通过与小米空调的正面较量和博弈,不只是成为美的在空调行业年轻化、规模化和性价比市场的“护城河”,更为重要的是成功推动华凌品牌从空调品类向全家电品类的经营和认知破圈。

如今,随着格力电器在2026冷年推动晶弘空调的市场抢夺,而且定位明显是作为格力旗下的高性价、高品质产品。这也说明格力电器不只是看到了小米为代表的新挑战者们冲击力,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为格力在空调行业建立新的商业竞争“护城河”。从过去的“产品支撑下的渠道为王”,到如今“多品牌驱动下的用户为王”,折射整个企业的经营逻辑正在发生系统性变局。

事实上,在一线市场上,小米空调当前所面临的不只是美的华凌和格力晶弘的巨头“双杀”局面,还有三巨头之一的海尔,以及奥克斯、海信、TCL等企业已经构建的市场“多杀”局面。在家电圈看来,在整个中国家电产业,相对于彩电、冰箱、洗衣机和厨电,空调是最早具备全球化竞争和引领实力的品类,诞生了包括海尔、美的、格力、海信、TCL、奥克斯为代表的一大批行业巨头和劲旅,实现了在全球舞台和市场的超越、突破和引领。

事实上,对于最近20年以来的空调行业发展和格局变化,可以清楚看到两点:一是,空调市场每年都有行业新军的加入抢夺,说明市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二是,美的、格力、海尔三巨头与海信、奥克斯、TCL三劲旅的格局,一直保持着稳定,说明空调市场的竞争门槛并不低。

当然,从美的华凌空调到格力晶弘空调,不只是因为小米、追觅、小吉等行业新军的不断出现,以及持续挑战并冲击市场原有的秩序和格局。在家电圈看来,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作为空调行业绝对主角的年轻一代消费群体,需求、喜好及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着持续性裂变。

一方面,主流家电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更加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以及自我化。对美的、格力、海尔等大品牌,都认识,也熟悉,却不一定会选择;所以,家电大企业的多品牌化布局,解决的不只是市场价格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年轻一代用户拥有更多的“年轻牌、时尚牌、科技牌”可以打出去,可以吸引用户并黏住用户。

另一方面,主流市场竞争的多元化,主要消费需求的降级化,以及主要厂商竞争手段的多样化,带来的空调产业竞争更加白热化与残酷性。为了适应并满足多变时代、分层消费,以及白热化的竞争局面,空调企业必须要学会拥抱用户,学会贴近用户,为用户去定制、定义不同功能、款式、技术和体验的产品和品牌,实现从科技、产品到用户情绪价格的经营共振。

可以预见,随着2026冷年市场大幕的全面开启,特别是今年双11大战在国庆假期之后就提前引爆并打响,空调行业将再度引爆今年四季度家电市场大战的第一枪,也将为接下来空调产业的争夺战提前定调:激烈、残酷下的持续洗牌。

声明:家电圈所有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评论列表

情殇
情殇 2
2025-10-11 11:30
再不把系统搞好一点,怎么死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