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岛国没地方倒垃圾?人均1.4kg/天,4200万条废胎烧出橡胶火山!

“垃圾围城”不是形容词,而是很多国家的日常。根据世界银行等机构最新公开数据,以下10国以“人均垃圾产量”或“总量失控”稳

“垃圾围城”不是形容词,而是很多国家的日常。

根据世界银行等机构最新公开数据,以下10国以“人均垃圾产量”或“总量失控”稳居全球垃圾榜TOP10。其中科威特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原因不是人口多,而是——观念掉队、回收太慢、露天堆放太随意。

1️⃣ 科威特:人均1.4 kg/天,轮胎墓地4200万条

人口:427万

核心问题:缺乏环保意识 + 回收率仅21%

名场面:萨尔米“轮胎墓地”占地140公顷,堆放4200万条废胎,连续两年大火烧出“橡胶火山”

地下水:已检测到橡胶重金属渗透,局部硝酸盐超标3倍

小目标:政府计划2026年将回收率提到50%,目前还在招标阶段

2️⃣ 安提瓜和巴布达:天堂海岛被塑料包围

痛点:旅游业带来一次性塑料海啸,本地无分类体系

数据*:人均垃圾产量1.3 kg/天,塑料占46%

奇葩现象:游客边潜水边捡塑料袋,官方打出“Leave only bubbles”公益标语

3️⃣ 圣基茨和尼维斯:国小垃圾不少

人口:5.3万,年产固废3.2万吨

难题:全国只有1座卫生填埋场,2024年已提前“吃饱”

应急方案:正谈判把垃圾海运到圭亚那协同处理——运费比处理费还贵

4️⃣ 圭亚那:南美“垃圾闸门”

问题:城市收集率55%,其余就地露天焚烧

副作用:2019-2023年呼吸道疾病住院率+38%

曙光:世界银行2025年贷款3500万美元,用于建分类转运中心

5️⃣ 斯里兰卡:岛国“混合垃圾”大王

数据:科伦坡港每天漂入15吨海洋垃圾

危机:2017年梅塔加拉垃圾山滑坡,致死32人

新招:2024年起在130所学校试点“垃圾换午餐”——学生自带分类垃圾可换牛奶

6️⃣ 巴巴多斯:珊瑚礁被塑料袋“活埋”

统计:每公里海岸线年均清理1.1万件塑料

法规:2025年1月起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袋,违者个人罚500美元

替代方案:本地企业用甘蔗渣做“可降解购物袋”,出口加勒比邻国

7️⃣ 圣卢西亚:垃圾引来登革热

难题:露天堆放率68%,蚊子繁殖指数翻倍

外援: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资助“垃圾换屋顶”项目——交1吨塑料换1片抗飓风彩钢瓦

8️⃣ 所罗门群岛:路边点火成“传统”

现状:全国无垃圾发电厂,75%家庭后院焚烧

后果:2024年PM2.5年均值超WHO标准4倍

创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引入“太阳能垃圾炉”,减量80%且发电供路灯

9️⃣ 汤加:小岛屿大垃圾困局

数据:人均1.1 kg/天,但国土面积仅747 km²

奇招:2025年试点“垃圾造人工礁”——混凝土包裹塑料块沉入海底,为鱼类提供栖息地(争议中)

🔟 新西兰:富国也“高产”

反差:发达国家、人口510万,垃圾总量却进前十

原因:农业废物+建筑业爆发+过度包装

目标:政府承诺2026年填埋量减30%,正在全国推广“软塑料回收桶”

垃圾不是“扔”掉的,只是“搬”到另一个地方。

科威特的故事提醒我们:富有≠环保。

只有分类、回收、循环三管齐下,才能让地球少一个“垃圾桶”。

Ps: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