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合适”比“豪华”更重要

大家好,最近我了解到有的酒店业主正筹划投资兴建五星级度假酒店,而有的则准备打造一线城市CBD商圈的奢华酒店。今天我想通过

大家好,最近我了解到有的酒店业主正筹划投资兴建五星级度假酒店,而有的则准备打造一线城市CBD商圈的奢华酒店。

今天我想通过三亚亚龙湾一家国内品牌酒店的案例,为计划投资新建酒店的业主提供一些思考与启发。

一、优秀案例分享——三亚亚龙湾某国内品牌酒店

这家酒店(注:为了保护隐私,文中隐去酒店名称)没有“国际品牌”的光环,

却在20余年间始终保持出色的业绩,很好地诠释了“合适”胜过“豪华”的投资智慧。

自开业以来,该酒店业主和酒店运营团队几乎从未为客源发愁,业绩稳健。

出租率高,平均房价甚至超过多家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

它的成功,并非偶然。

(一)战略远见: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20多年前,亚龙湾尚处开发初期,

该酒店决策者以前瞻性眼光,率先抢占稀缺的一线海景资源,

成为该湾内内第二家开业的度假酒店。

它不仅抓住了“度假天堂”的市场需求先机,也以较低成本锁定了长期竞争优势,尽享“先行者红利”。

地利

酒店坐落于亚龙湾中心位置,坐拥优质沙滩与自然景观,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人和

酒店管理团队稳定,工作热情高,经营策略灵活,总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客源结构。

无论是过去的会议市场,还是如今的家庭亲子市场,都能精准把握主流的目标客群。

天时、地利是先天因素,固然重要。

但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亚龙湾陆陆续续进驻了10多家高星级酒店,

其中有的酒店比该酒店更高端,更豪华,地理位置更好。

再加上海棠湾、三亚湾等度假湾区逐渐成熟,更多的高端酒店开业。

然而在众多酒店的激烈竞争下,一家开业了20多年的国内品牌“老”酒店,

竟然可以同三亚众多国际品牌酒店相竞争,并且不落下风,必有过人之处。

该酒店总收入在三亚名列前茅,GOP%保持在50%左右,就不是仅仅占据投资早的“天时”和位置优越的“地利”那么简单了。

究其原因,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和”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重要的是在项目前期投资阶段的谋划、定位、规划设计合适,

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后期的经营业绩,值得准备投资新建酒店的业主思考和借鉴。

(二)超前的规划设计——决胜于开业之前

1、规模效应

酒店占地200亩,拥有客房数量近800多间,形成显著的规模效应。

业绩最好的年份酒店总收入接近5亿元,其中餐饮收入接近1亿元。

2、人性化细节设计

它的差异化,不在于酒店有多豪华,而在于对“客人”需求的深度理解。

举一个简单的细节为例:该酒店户外景观设计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元素,

大部分室外儿童游乐区都被形似遮阳伞(不是遮阳伞,胜似遮阳伞)的树木所环绕,既提供了荫凉,又能遮风挡雨。

那些被绿荫环抱的环形泳池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在OTA渠道上点评口碑非常好。吸引孩子就是吸引了父母。

这是该酒店亲子市场做得好的其中一个原因,仅凭这一点“巧思”就超越了众多酒店,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3、出色的园林设计

绿化覆盖率达65%,园内栽种多种茂盛的热带植物,营造出浓郁度假氛围。

更重要的是,园林在设计之初就为植物预留充足生长空间,使景观随时间推移愈加成熟、增值。

4、开阔互联的空间布局

酒店采用大面积草坪与通畅动线,既方便儿童奔跑、婴儿车通行,也缓解家长的看护焦虑,增强整体体验的舒适度。

5、材料选择的耐久性与低维护

不盲目追求“奢华材质”,而是注重功能性、安全性与实用性。

户外地面选用防滑耐磨的石材与地砖,家具注重圆角与稳固,既保障亲子安全,也有效控制了长期维护成本。

(三)精准定位目标客源市场,实现高匹配效率

该酒店始终围绕目标客群的核心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服务配套,实现“需求—供给”的高度匹配。

灵活应对目标市场转变

十年前主打高端会议市场,后随市场变化迅速转向亲子家庭客群,每一次转型都踩准节奏。

强大的定价能力

凭借精准定位与体验,在细分市场中建立起品牌忠诚度,客户愿意为“孩子开心、家长省心”支付溢价,使酒店拥有超越国际品牌的定价权。

(四)人工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该酒店拥有一支忠诚且规模庞大的运营团队,

他们的人均薪酬虽然略低于同区域平均水平,但这并未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酒店业务繁忙,每月发放绩效奖金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

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稳定性和对酒店的忠诚度。

因此,员工流动性保持在较低水平。

小结:成功,在酒店前期开发投资决策阶段已奠定基础

在酒店业竞争激烈的当下,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精心策划和战略布局的结果。

该酒店之所以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正是得益于其在开发初期就建立了自身的核心优势:

稀缺的地理位置、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同时在运营中对目标客群的精准定位。

虽然这家酒店不是国际品牌酒店,占地面积不算大(在三亚算中等水平),

装修也非豪华,投资额也不高(最小的客房面积只有35平米)

——实际上,就目前相对于其他新生代酒店而言,它的装修和设施略显旧,但不过时,也维护得好。

该酒店在定位、规划和运营方面都实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正是这种精准的把握,使得该酒店二十多年来始终保持良好的业绩。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酒店的优势,这种以“合适”为核心的策略,比单纯的豪华装饰更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二、案例启示

对于计划投资新建酒店的业主,建议在决策前思考以下问题:

1、精准定位:我的目标客群是谁?

是价格敏感的大众游客,还是追求极致体验的高端客群?

不同客群的支付意愿与动机,决定了酒店产品的设计方向与营收天花板。

2、差异化竞争:当“五星”成为标配,靠什么胜出?

在星级酒店不再稀缺的今天,必须找到目标客群真正看重、并愿意为之付费的差异点

——无论是独特的设计、深入人心的细节服务,还是文化氛围体验。

避免同质化,是远离价格战的根本。

3、理性算账:重视坪效。

除了常规投资测算分析,还应考虑“坪效”指标,

包括每间房的平均分摊面积、客房面积占比、餐饮面积占比、可盈利面积占比等。

从开发阶段就关注如何实现酒店收入和利润最大化。

4、客户视角——规划设计的出发点。

酒店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去思考规划设计,意味着要超越传统的产品导向思维,

深入分析客户的使用场景、痛点和期望,打造出真正贴合市场、优化体验的产品。

结语

品牌、星级乃至“七星级”称号,终究只是标签。

真正支撑酒店长期价值的,是对目标客群需求的深刻理解与精准满足。

在酒店供应过剩的当下,这一点尤为关键,甚至决定生存。

投资酒店,不应仅仅追求表面的光环与奢华,

而应通过扎实的市场研究,与目标客群建立牢固的“心智契约”,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回报。

大道至简。

一切成功的起点,终究回归那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合适”比“豪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