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青岛官方:道路噪声超标,开发商必须整治!

青岛楼市曾经的网红盘——李沧森林公园,小区西侧就是青银高速,离最近楼栋的直线距离大约80米,车流噪音让居民们苦不堪言。1

青岛楼市曾经的网红盘——李沧森林公园,小区西侧就是青银高速,离最近楼栋的直线距离大约80米,车流噪音让居民们苦不堪言。10月31日李沧官方发声,直接把矛头对准开发商,要求限期必须拿出方案,必须整治!

▲李沧森林公园

1、

森林公园的噪声噩梦

森林公园有2000多户居民,因为紧挨着青银高速,成了名副其实的 “噪音重灾区”,近日有业主通过问政平台反映:

按理说,很多类似投诉,最后都会变成一句“将持续关注”,但这次走向不太一样。

李沧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在10月31日公开回应:已经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做了调查研究,确认噪声问题客观存在,确实影响周边居民。下一步,要求开发建设单位请专业团队做专题研究,拿出综合整治方案,并且要采取相应措施,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森林公园与青银高速之间的隔离带

注意两个细节。其一,这不是简单安慰,而是点名开发商要负责,甚至直接把工作步骤列出来:专家评审、专项方案、综合整治、落实措施。官方态度很少这么直接。其二,这不是最近才行动,早在2025年6月起,就已经多次约谈开发商,先后下发书面通知,要求抓紧研究、启动降噪措施。开发商此后委托了专业机构做噪声影响评价,9月29日还专门组织专家评审,正在根据评审意见继续优化整治方案。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整治”,而是“怎么整治、整到什么程度”。

▲李沧森林公园实景

从处理节奏看,李沧有关部门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件普通的小区投诉,而是按公共事件来处理。对一个刚交付不久的新盘来说,这种级别的介入非常少见。

2、

谁该为噪声买单?

对于道路噪声扰民这种情形,谁来承担责任,往往争议颇大:高速路的噪音,为什么要找开发商?森林公园项目合法取得预售许可,项目也已通过验收。究竟是开发商应该掏钱建隔声设施,还是交由道路养护部门承担?

▲森林公园紧邻青银高速

法律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7条明确规定:“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也就是说,开发商有责任在规划设计中保持防噪距离,并主动采取降噪措施。

对于道路造成的噪声,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先房后路、先路后房。如果高速、公路、轨交等交通干线,后来穿过已经成型的居住区,那就是交通设施一方必须想办法降噪,比如加装隔声屏、限速、优化路面材质等;如果路原本就在那里,后来又在路边盖了楼盘,开发商在拿地、规划、报批、施工、交付的全流程中,必须主动考虑防噪距离、隔音窗、隔声屏、绿化带缓冲带等措施。目前这套逻辑在全国已经成型。

▲李沧森林公园实景

回看森林公园,李沧区的公开回应也在朝这个方向走。青银高速早已建成,高架在先,目前看,官方倾向让开发商承担更多责任。这个态度,对青岛楼市而言,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因为先路后房的楼盘,青岛可不在少数。

3、

万科成“背锅侠”?

李沧森林公园项目,是由金地、越秀、中海、万科、青岛城投五家房企联合开发,于2017年拿地(总地价37.9亿元,楼面地价7550元/㎡),之后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拖到2022年才入市销售,凭借不错的品质和灵活的价格策略,迅速成为青岛楼市“销冠”,两年多时间,两千余套住宅全部售罄,仅余万科商业地块尚未开发。

▲森林公园万科商改住项目地块

今年7月,青岛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公示,将李沧青银高速东侧的LC0301-03地块,由商业商务用地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这块地,即是森林公园北侧的一直未开发的万科商业地块,规划建筑面积约11.08万㎡,约可新增近千套房源。

而这次的噪声事件,无疑给万科的商改住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森林公园项目,当年销售时,曾因多次带头降价,被业内称为"价格屠夫",现在又爆出噪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万科项目后期的销售。

对万科来说,商改住不只是把商办指标调成住宅,现在又新增了一个噪声变量,以后营销现场除了讲户型、价格,可能还得亮出一套隔音、绿化带、屏障、玻璃标准等的“抗噪方案”。

▲李沧森林公园万科商改住项目地块

对于森林公园噪声事件,李沧这次的处理,释放出一个很微妙但也很积极的信号:噪声问题不是小事,而是居住品质的硬指标!这对已经住进森林公园的业主,是重大利好;对以后准备买森林公园万科项目的购房者,则是一份提前的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