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回顾四川夫妻连生11胎,长子曾言:情愿没出生,如今怎样了?

"我情愿自己没来到这世上。"说这句话的少年,是家里的长子。他身后,是十个弟弟妹妹,挤在破旧的土坯房里,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我情愿自己没来到这世上。"

说这句话的少年,是家里的长子。他身后,是十个弟弟妹妹,挤在破旧的土坯房里,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而他们的父亲何某,曾经理直气壮地说:"存钱不如存人,孩子多了,将来干活不用愁,还能给我们养老!"十六年间,这对夫妻生了十一个孩子。如今,这个曾经备受争议的家庭,怎么样了?

多年前的某个夏天,在上海浦东的一个工地上,张某子正在食堂帮厨,她性格内向,因为从小患有轻微的精神疾病,在陌生的城市里显得格格不入,何某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比张某子大十岁,是工地上的工人,为人老实,干活勤快,一次,他帮张某子搬了一桶泔水,两人的缘分就此开始。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他们相互取暖,何某的体贴让张某子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而张某子的善良也让何某心动不已。"跟我回四川吧,我们结婚,生一个孩子,过自己的小日子。"何某握着张某子的手说。张某子点了点头。对她来说,有个家,比什么都重要。

回到四川老家,他们在两间破旧的土坯房里成了家,没有彩礼,没有酒席,但张某子觉得,这就是她想要的安稳。婚后第一年,大女儿出生了,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何某喜笑颜开,但他心里却有自己的盘算。"再生一个,就能凑成'好'字了。"何某对妻子说。实际上,他想的是: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从此,张某子开始了无休止的生育,十六年间,她生下了十一个孩子。"孩子多好啊,将来干活不用找外人,等他们长大了,都挣钱给我们花,"何某常常这样对妻子说。村干部多次上门劝阻,何某却理直气壮:"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我就爱生,你能把我怎么样?"张某子在这个家里没有话语权,在丈夫的影响下,她也渐渐觉得,孩子多是好事。

随着孩子越来越多,两间土坯房再也装不下这个庞大的家庭,何某只能用竹竿和塑料布,在房子周围搭了几个简易的棚子,孩子们就在这些低矮潮湿的棚子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夏天,棚子里闷热难耐,蚊虫肆虐;冬天,寒风从塑料布的缝隙里钻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孩子们没有厚衣服,只能把捡来的破棉絮塞进衣服里御寒。更让人心酸的是,棚子旁边就是猪圈,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可孩子们早已习惯,照样在旁边玩耍。吃饱饭,对他们来说是奢侈的事,一年四季,顿顿都是稀饭,偶尔加点野菜或地瓜,就能让孩子们高兴半天。

大女儿从小就是母亲的得力助手,不仅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下地干活,长期压抑的生活,让她的性格越来越孤僻,最终因为精神问题住进了医院。可何某却不以为然:"疯了就疯了,反正家里还有那么多孩子。"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个热闹的庙会上。那天,何某带着全家去赶庙会,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糖葫芦和小吃,口水直流,可何某却无视他们的渴望,自顾自地喝起了酒。他的堂叔看不下去,出言训斥:"孩子都养活不起,还有脸在这儿喝酒?"几句话不合,两人扭打起来,醉酒后的何某失去理智,用菜刀砍向了堂叔。鲜血染红了庙会的地面,也染红了这个家庭的命运,堂叔当场死亡,何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最让人心痛的是,事发时,何某的孩子们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冲上前护住父亲,对着想要靠近的村民又踢又咬。

何某入狱后,这个家的顶梁柱倒了,张某子一个人,要养活十一个孩子。她没日没夜地干活:种地、喂猪、打零工......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她都愿意。可现实依然残酷,孩子们经常饿肚子。就在张某子快要绝望时,他们一家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地政府为他们办理了低保,解决了温饱问题,村委会还给他们盖了新房子,添置了家具家电,几个年纪较大的孩子,终于重新回到了校园。狱中的何某得知这些变化后,深受触动,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充满悔恨:"我的想法太愚蠢了,只顾生不顾养,从来没有想过能不能给孩子好的生活......"张某子把信念给孩子们听,听着听着,孩子们都哭了。

如今孩子们陆续入学读书,这个曾经破碎的家庭,在社会的帮助下,正在慢慢走上正轨。张某子虽然苍老了许多,但眼神里重新有了光。她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而狱中的何某,也在努力改造,希望能早日回家,弥补对家人的亏欠。这个家庭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存钱不如存人"的观念,在当下依然存在于某些人的思想中,但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更要为他们负责。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每个孩子都应该在关爱中成长。“生育不是投资,养育才是责任。”与其追求数量,不如注重质量。如今这个家庭的孩子们正在努力走出阴影,迎接新生,而他们的故事,值得每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