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福建仙游戴女士的维权困境:轻伤二级认定下,公平正义何时归位?

一次寻常的夫妻争执,竟让她在一年多时间里深陷维权漩涡;两份轻伤二级鉴定报告,却未能换来期待中的公正结果。家住福建省仙游县

一次寻常的夫妻争执,竟让她在一年多时间里深陷维权漩涡;两份轻伤二级鉴定报告,却未能换来期待中的公正结果。家住福建省仙游县的戴女士,至今仍在为自己遭遇的伤害寻求一个明确说法,她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困境,更折射出普通民众在维权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复杂挑战。

事件回溯:从情感矛盾到身体伤害

戴女士与张某曾是夫妻关系。2022 年 2 月 6 日,戴女士偶然发现张某与一名陌生女子存在不正当联系,当即通过微信向该女子提出警告,对方当时承诺会停止与张某往来。本以为矛盾就此平息,没想到同年 12 月 10 日,戴女士发现丈夫仍与该女子保持密切来往,双方在第三方住处爆发激烈争吵,戴女士随即报警,相关部门对张某进行了训诫教育。

然而,训诫并未阻止矛盾升级。6 天后,也就是 2022 年 12 月 16 日早晨 7 时许,戴女士与张某在仙游县迎勋路某超市门口再次因夫妻感情问题发生争执。争执中,戴女士拉住张某衣角,在要求放手无果的情况下,张某用右肘向后撞击戴女士左胸,导致戴女士当场摔倒、胸口剧痛。随后,张某用双手控制住戴女士,直至城管人员到场。

这次撞击给戴女士留下了严重的身体创伤。经福建闽中某司法鉴定所鉴定,戴女士的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令人揪心的是,2023 年 4 月 16 日,张某再次对戴女士实施暴力,此次伤害经鉴定同样构成轻伤二级。仙游县总医院 2023 年 4 月 16 日的 CT 报告(检查编号 1)显示,戴女士左第 2、3 及右第 5、6 前肋部分骨质不连续,折端可见高密度骨痂影,骨痂位置与 2022 年 12 月 16 日 CT 片所示骨折、褶皱位置相符,明确诊断为 4 处肋骨骨折,司法鉴定所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确认其损伤构成轻伤二级。

维权之路:两次轻伤鉴定与三次处理结果的落差

身体的伤痛尚未痊愈,戴女士又踏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事件发生后,张某曾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罚,但后续处理结果却让戴女士难以接受。

2023 年,距离首次伤害事件约 9 个月后,涵江区某人民检察院对张某作出不起诉决定。面对这一结果,戴女士无法认同,随即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请求撤销该不起诉决定,然而申诉请求被驳回,原不起诉决定得以维持。

不死心的戴女士继续向上反映情况,最终福建省莆田市相关部门对案件进行复核,给出的结论仍是 “被起诉人张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案处理正确”,并认定戴女士的申诉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

“他因感情不忠对我动手,造成两次轻伤二级,却被认为‘可能过失’,证据不足?” 戴女士至今困惑不解。在她看来,两份清晰的司法鉴定报告记录着身体的创伤,而自己寻求的并非仅仅是经济赔偿,更是一个对伤害行为的明确认定、一份迟到的公平正义。她的经历也引发了不少人对类似伤害案件认定标准的讨论:当受害者持有明确的伤情鉴定,却因 “主观故意” 认定争议难以维权时,如何更好地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呼吁:让正义照亮普通民众的维权路

从 2022 年 12 月到 2024 年,戴女士的维权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这一年多里,她带着身体的伤痛奔走于各个部门,一次次提交材料、一遍遍陈述经过,只为寻求一个符合事实的认定结果。

我们理解戴女士对公平正义的迫切期待,也希望相关部门能重新审视案件细节,结合伤情鉴定报告与事件经过,给戴女士一个清晰、公正的交代。法律的初衷是维护公平、保护弱者,每一位遭遇伤害的普通民众,都应有权利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应有的正义,不该让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成为维权路上的阻碍。

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戴女士能早日走出维权困境,也期待更多类似的普通民众维权案件能得到妥善处理,让正义的阳光真正照进每一个需要它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