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都快吃不上了,还打算炒房呢~”
20年前,农村保姆不顾劝阻,花52万买二环破院子,被雇主嘲笑疯了。
怎料20年后,拆迁获赔3250万,令在场的所有人彻底傻眼。
二十年前,她顶着所有人的嘲笑,倾尽所有积蓄在北京二环内买了一套破旧的四合院。
"一个乡下保姆花60万买个破院子?脑子进水了吧!"雇主太太冷笑着说。
"那破地方冬天连暖气都没有,她居然当宝贝一样买下来?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雇主先生摇头叹息。
可她刘翠花就是不信这个邪,咬着牙把毕生积蓄都砸了进去。
谁知道,一张突如其来的拆迁通知,让她瞬间从保姆变成了千万富翁。
直到拆迁办工作人员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补偿金额的那一刻,那个震撼的数字,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石化了……
01
这事儿还得从2004年的初夏说起。
那时候的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整个城市都在快速发展。刘翠花从河南农村来到北京已经四年了,在西城区一户人家当保姆。
雇主老李是个机关干部,家里条件不错,在月坛附近有一套三居室。李太太是个退休教师,平时在家带孙子,顺便指挥刘翠花干活。
刘翠花这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心眼活络,特别爱琢磨事儿。她每天出门买菜的时候,总喜欢在胡同里转悠,观察周围的变化。
"这北京变化真快啊。"她经常在心里感叹。
她记得刚来那会儿,很多胡同还是破破烂烂的,现在政府开始大规模改造,到处都在修路建楼。她听说,为了奥运会,北京要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
那天下午,她路过什刹海附近的一条小胡同,看到有人在门口贴着"房屋出售"的字条。她好奇地过去看了看。
"大姐,您要买房吗?"一个中年男人从院子里走出来。
"我就随便看看。"刘翠花有些不好意思。
"您进来看看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男人很热情。
刘翠花跟着他走进院子,这是一个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虽然有些破旧,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气派。院子不算大,但布局方正,有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
"我要卖的是这个院子的一半,"男人指着院子东侧,"包括两间厢房和一半的院子使用权,总共200平米。"
刘翠花仔细看了看,房子确实很老,而且装修简陋,但位置确实不错——距离什刹海步行不到十分钟,距离故宫也不远。
"您要多少钱?"她随口问道。
"60万。"男人说,"这个价格真不贵,您看看周围,二环内的房子哪有便宜的?"
60万!刘翠花心里一震。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她工作四年,每个月工资2500元,除了寄给家里的和日常开销,总共也就攒了8万多块钱。
"为什么要卖?"她又问。
"要出国了,急着用钱。"男人解释道,"而且说实话,这房子太老了,冬天还没暖气,年轻人都不愿意住。"
"不过我觉得这地段将来肯定值钱,"男人继续说,"您看,这里离什刹海这么近,以后肯定会发展起来的。而且我听说,政府要对这一带进行改造,说不定哪天就拆迁了。"
拆迁?刘翠花心里一动。她经常听人说起拆迁户一夜暴富的故事,如果这里真的拆迁,那岂不是发财了?
"您能便宜点吗?"她试探着问。
"最低55万,不能再少了。"男人摇摇头,"您要是真想买,55万就卖给您。"
55万,还是个天文数字。但刘翠花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了。她想起了老家的房子,想起了在银行的那点存款,想起了可以借钱的亲戚朋友……
"我……我考虑考虑。"她说。
回到雇主家,刘翠花心里七上八下的。55万对她来说确实是个巨大的数字,但她总觉得这是个机会。
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她鼓起勇气跟李太太提了一嘴。
"李太太,我今天看到一个院子,想问问您的意见。"
"什么院子?"李太太头都没抬。
"就是什刹海附近的一个四合院,200平米,要55万。"
李太太手里的筷子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着刘翠花,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你说什么?你要买四合院?"
"我就是想问问您觉得怎么样。"刘翠花小心翼翼地说。
李太太愣了几秒钟,然后突然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
"翠花啊翠花,你是不是做梦了?你一个保姆,想买二环内的四合院?55万!你知道55万是什么概念吗?"
这时候老李也从书房出来了,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什么55万?谁要买房?"
"翠花说她要花55万在什刹海买四合院!"李太太指着刘翠花,"200平米的破院子,还要55万!"
老李一听,也是一脸震惊:"翠花,你疯了吗?55万买个破四合院?那得将近3000块钱一平米!这个价格都能在三环买个新房子了!"
"而且那是什么地方?老胡同里的破院子,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你买来干什么?"
刘翠花被说得脸红:"我……我觉得地段挺好的,离什刹海很近。"
"地段好?"李太太冷笑,"那都是要拆的破房子,政府迟早要改造。你花55万买个等着被拆的院子,这不是傻吗?"
"就是啊,"老李也摇头,"那些老胡同迟早要拆迁重建,到时候你住哪儿去?而且拆迁补偿能有多少?绝对没有你买房花的钱多。"
"翠花,你一个月就那点工资,55万你从哪儿弄?"李太太追问,"不会是想借高利贷吧?那可是要命的!"
"我……我想跟家里借一些,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刘翠花声音越来越小。
"借钱买房?"老李气得直摇头,"翠花,你这是在拿全家人的命运开玩笑!万一房价跌了怎么办?万一你还不起钱怎么办?"
"而且你一个外地人,在北京买这种破房子根本就不现实。你以为买了房就能在北京扎根了?天真!"
李太太更是刻薄:"翠花,我劝你醒醒吧。你一个农村来的保姆,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在二环内买四合院?那可是北京最核心的地段,多少有钱人都买不起呢!"
"你这是典型的好高骛远,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老老实实攒钱,回老家买套房子结婚生子,这才是你该走的路。"
刘翠花被说得无地自容,但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却更强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买到这套院子,一定要证明给你们看!
第二天,她又去看了那套四合院,这次更加仔细。她注意到,虽然房子破旧,但院子里住的邻居都挺友善,而且这个位置确实很特殊——不仅距离什刹海很近,周围还有很多历史古迹,文化氛围浓厚。
"大哥,您再考虑考虑,50万行不行?"她跟房主讨价还价。
房主想了想:"看您这么诚心,52万,这是最低价了。您要是能全款,我立刻就跟您签合同。"
52万!刘翠花咬了咬牙,决定拼了。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她疯了一样地筹钱。她把老家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借了25万;向哥哥借了15万;找几个老乡凑了8万;再加上自己的积蓄8万,总算凑够了56万(包括税费和手续费)。
当她拿着那厚厚一沓现金走进房产交易中心的时候,手都在发抖。这是她这辈子见过的最多的钱,也是她赌上全部身家的一次豪赌。
办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看着她的资料,有些疑惑:"这位女士,您确定要买这套四合院吗?200平米,52万,这个单价可不低啊。"
"我确定。"刘翠花坚定地说。
"不过我提醒您一下,这个区域属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将来如果有拆迁改造,流程会比较复杂,您要有心理准备。"
拆迁?刘翠花心里一跳,但她还是点了点头:"我明白。"
拿到房产证的那一刻,刘翠花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她终于在北京二环内有了属于自己的四合院!
但她不敢告诉雇主一家这个消息,因为她知道,等待她的又是一顿嘲笑和讽刺。
她把房产证小心翼翼地藏在行李箱的最深处,就像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02
四合院买下来了,但刘翠花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为了凑够买房的钱,她几乎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人。现在她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嘲笑。
每个月2500元的工资,要还各种借款1800多元,剩下的钱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她开始拼命省钱,一天只吃两顿饭,而且顿顿都是最便宜的菜。
更要命的是,那套四合院的居住条件确实很差。200平米听起来不小,但实际上能住人的房间只有两间,而且冬天没有暖气,只能烧煤取暖。院子里的厕所是旱厕,夏天臭气熏天,冬天冰天雪地。
最让她崩溃的是,四合院买了半年后,李太太还是发现了这件事。
那天李太太偶然听到她在跟家里人通电话,提到还款的事情。
"翠花,你每个月要还谁的钱?"李太太突然问道。
刘翠花吓了一跳,支支吾吾地说:"没……没什么。"
"你是不是真的买四合院了?"李太太紧追不舍。
刘翠花没办法,只好承认了。
当李太太知道她真的花52万买了什刹海附近那套200平米的破四合院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翠花,你真的疯了!"李太太尖叫道,"52万买200平米的破院子,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这是把钱往水里扔!"
"那种地方住着就是受罪,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要死,厕所还是旱厕。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怎么住得了?"
老李听到消息后,也是直摇头:"翠花,你这个决定太冲动了。那种老胡同的四合院,根本没有投资价值。政府迟早要拆除重建,到时候你就血本无归了。"
"而且你借了这么多钱,万一还不起怎么办?这不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