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
但如何教育孩子,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近日,一则新闻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江苏常州,55岁的儿子杨某中,因琐事与92岁的老母亲发生口角。随后,竟对风烛之年的母亲挥拳相向。
视频里,他连续掌掴老人,追至厨房,推搡倒地,继而捶打。老人痛苦的呻吟,未能唤醒他丝毫良知。
舆论哗然,千夫所指。
然而,事件后续更让人心碎。老母亲从卫生院检查归来,得知儿子被拘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不是委屈,而是——
“儿子没打到腿。”
她甚至拿出微薄的积蓄,想要“赎”回那个对她施暴的儿子。
这一刻,所有的指责都仿佛撞上一堵名为“母爱”的墙。但,这堵墙,是否从一开始就砌错了地方?

01 溺爱,是裹着蜜糖的砒霜
心理学上有个“过度补偿心理”,指父母常因自身成长中的缺失,而在孩子身上进行无原则的弥补。
这位92岁的母亲,在连生四个女儿后,终于盼来小儿子。可以想象,这个儿子承载了她何等的期望与喜悦。
村民口中,我们得以窥见这个家庭的缩影:
“老人从小就很宠爱杨某中,要什么就给什么。”
“家里的三个姐姐,也总会给弟弟买这买那。”
他是集全家之力供养的“小皇帝”。这种有求必应、无原则的满足,正是溺爱的典型表现。
教育家马卡连柯警告我们:“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这瓶蜜糖,初尝甘甜,日久便成穿肠毒药。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真实故事。
我一位朋友的表叔,是家中独子,从小被宠得“十指不沾阳春水”。工作后,每月工资花光,仍理直气壮地向务农的父母伸手。
老两口节衣缩食,甚至去捡废品,也要满足儿子在城里“体面”的生活。
直到去年,父亲病重急需用钱,儿子却因父亲拿不出三万元给他换新手机,在医院走廊当场与父亲厮打起来。
溺爱,从来养不出感恩的孝子,只会喂大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视索取为理所当然的“巨婴”。
当你再也无法满足他时,昔日的“爱”,便成了他今日恨你的理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边界的爱,终将走向毁灭的深渊。

02 教育,是爱与严的平衡艺术
我们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何为“计深远”?不是给他锦衣玉食,而是教他安身立命之本;不是为他扫平一切障碍,而是让他拥有穿越荆棘的勇气与能力。
《战国策》里触龙说赵太后,有一句千古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的计深远,是精神的独立,是人格的健全。
反观杨某中,村民评价一针见血:“是个爆炸罐。”
脾气一点就着。这火爆脾气,难道是一日养成的吗?不过是在母亲和家人一次次无底线的纵容中,被娇惯出来的恶果。
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
母亲对儿子每一次无理要求的妥协,每一次犯错后的袒护,都构成了那90%的错误反应,最终铸就了今天的悲剧。
不禁想起“华人神探”李昌钰的母亲王淑贞女士。
她一生育有13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博士,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教育的奇迹。她家境贫寒,但教育理念极正。
“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 这是她给孩子们立下的朴实家规。
她从不无原则满足孩子,而是以身作则,教导他们勤奋、坚韧与责任。这是一种带着“严”的爱,是一种有框架的深情。
爱与管教,从来不是对立面。
它们像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无原则的慈,是软刀子的害;有智慧的严,是硬骨头的爱。
惯子如杀子。
你在教育上偷的懒,终会成为未来路上最深的坑。

03 醒悟,是代际轮回的终结
悲剧已然发生。92岁母亲的泪水,能否洗刷她一生的溺爱所带来的悔恨?我们不得而知。
但她的故事,如同一面刺眼的镜子,照见千千万万个家庭中,那些模糊的边界,和那份沉重的“爱”。
影视作品《都挺好》中的苏明成,也是一个被母亲溺爱长大的“巨婴”。
母亲在世时,他啃老啃得理所当然。母亲骤然离世,他的世界瞬间崩塌,暴露出自私、暴戾与无能的本质。
他与妻子、妹妹的矛盾,根源皆在于母亲畸形的爱所塑造的扭曲人格。
苏母与新闻中的老母亲,何其相似。她们用一生的付出,为自己打造了一副甜蜜的枷锁。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真正智慧的父母,懂得得体地退出。
作家尹建莉说:“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这里的“爱”,是懂得放手的爱,是赋予力量的爱,是带着规矩的爱。
别再让“他还是个孩子”成为纵容的借口;
别再让“我都是为了你好”成为控制的枷锁。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结语
回到那起令人心碎的事件。
92岁母亲那句“儿子没打到腿”,是她用最朴素的方式,为一生教育的失败,做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心酸的弥补。
她试图用最后的力气,将那个她亲手养成的“恶魔”推回“儿子”的位置。
可惜,为时已晚。
这起极端个案,是敲给所有人的警钟。
它关乎如何为人父母,更关乎一个家族的命运走向。
教育,是一个家庭的根基,根腐坏了,树如何参天?
爱若无方,终成其害;慈母多败儿,严父出孝子,古训不虚。
点个【赞】和【分享】,愿天下父母都能懂得:爱需要智慧,慈悲需要边界。
这世间最深的养育智慧,莫过于——
爱而不溺,严而有格;付出不求回报,耕耘静待花开。
与所有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