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消息:浙江省宁波市近日披露一起非法捕捞珍稀红珊瑚案件。据了解,2014年当地一名单姓男子与同伙在台湾海峡附近海域非法捕捞红珊瑚达25斤,经专业机构评估,涉案价值高达488万元。
据办案人员介绍,单某原本从事虾塘养殖,因听闻红珊瑚市场价值高昂,遂与多名合伙人共同出资购买渔船,并对船只进行非法改装。该团伙在海上作业五十余天,利用夜间和凌晨时段在禁渔海域进行捕捞,最终将捕捞所得的红珊瑚藏匿于一处废弃虾塘仓库内。
"这批红珊瑚被查获时,有的枝干完整,呈深红色,有的则因捕捞方式粗暴已经断裂。"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所有涉案人员均已接受法律制裁。
红珊瑚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资料显示,红珊瑚是由珊瑚虫群体骨骼历经数百年堆积形成。其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每年仅生长约1厘米,一公斤重的红珊瑚需要约300年才能形成。由于数量稀少,我国自1988年起就将红珊瑚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任何形式的非法捕捞、收购、运输和销售。
非法捕捞危害海洋生态
专家指出,使用拖网等方式捕捞红珊瑚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珊瑚礁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非法捕捞不仅直接损毁珊瑚本身,还会导致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下降。
据监测数据显示,受非法捕捞和海洋环境变化影响,我国部分海域的红珊瑚种群数量较三十年前显著减少。
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近年来,沿海各地持续加大对红珊瑚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同时,科研机构也在积极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但由于红珊瑚生长缓慢,人工培育难度较大,保护工作仍面临挑战。
目前,该案查获的红珊瑚已依法予以没收,案件仍在进一步处理中。有关部门提醒,非法捕捞珍稀海洋生物将面临法律严惩,呼吁民众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