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罪犯周立人10月31日被执行死刑。周立人因宿舍相处琐事矛盾而向室友投毒,害死室友,也害死了自己。

此事件对高校的宿舍安全管理、化学品管控等方面都是个警示。以下,我着重分析一下此事件对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警示问题。
投毒是在极度仇恨下极端的报复行动。周立人因与室友琐事纠纷的郁结没有得到疏通和排解,蓄积为仇恨。
若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出现了的问题,积极寻求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这场悲剧就可能避免。

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治疗的干预,周立人的偏执仇恨才得以“野蛮生长”,形成了报复型人格执念。
所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排解学生之间部分纠纷,还可以减少跳楼等自杀事件的发生。
若一学生因学习压力感到压抑,他积极向学校的心理教师咨询,或者寻求心理治疗,就有可能避免走上自杀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破除学生对出现心理问题的“羞耻感”——要让学生意识到,像生理上生病一样,心理上生病不可耻。
破除了“羞耻感”,学生才会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才会关注自己心理状态,积极审视自己心理状态。

学生愿意主动解决心理问题,学校有畅通的沟通渠道,有效的解决机制——这样“双向奔赴”的心理健康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的服务于学生,减少校园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