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再见爱人》刚播一期就翻车!她被集体投诉要求换掉,网友:这波真不冤

“赶紧换观察员!不然这季没法看了”“拿着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拉偏架?”10月18日,《再见爱人》新季首播刚落幕,# 张春 别

“赶紧换观察员!不然这季没法看了”“拿着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拉偏架?”10月18日,《再见爱人》新季首播刚落幕,# 张春 别来观察室 #话题就以 2.3 亿阅读量冲上热搜,官微评论区被数万条投诉留言淹没。作为本季新增的观察员,顶着 “女性心理研究者” 头衔的张春,仅用一期节目就耗尽了观众耐心 —— 从硬拗性别对立到专业能力掉线,这场 “开局即崩盘” 的表现,让网友直言 “被换掉一点不冤”。

张春的争议,从邓莎与路行的宠物矛盾中彻底爆发。节目里,邓莎养的六条狗因频繁凌晨狂吠影响路行休息,路行虽口头提议 “送狗”,实则主动救过走失的狗,甚至能熟记每条狗的名字,言行间藏着对妻子的包容。可张春却当场给路行扣上 “剥夺女性爱好” 的帽子,直言 “扔狗就是扔邓莎的骨肉”,完全忽略邓莎养狗未顾及伴侣休息的问题,更未探究她 “情感过度寄托于宠物” 的深层原因。

这场 “立场先行” 的解读只是开始。当路行分享教育孩子的理念时,身为 “心理咨询师” 的张春竟当众坦言 “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彻底失职观察员 “解读嘉宾意图” 的核心职责。更离谱的是,她还武断断言 “来节目谁不想离婚”,无视部分夫妻 “寻求解决问题” 的初衷,甚至越界追问林心如 “怀孕时起飞意味着什么”,八卦姿态远超专业探讨。

对比同场其他观察员的表现,张春的短板愈发刺眼。林心如直指问题核心:“养狗需夫妻协商,这是尊重问题”;刘擎则深挖本质:“邓莎是否在宠物身上弥补家人未给的情感”;papi酱更用 “老古董爸爸与青春期女儿” 的比喻,精准点透两人关系症结。而张春23次发言里,18次都在刻意制造性别对立,把复杂的婚姻矛盾简化为 “男性压迫女性” 的戏码,被网友吐槽 “像来拍性别对立短视频的”。

观众的不满,更源于张春 “专业人设” 的崩塌。节目宣传时,她被标注为 “资深心理咨询师”,可网友核查发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名录中根本没有她的编号,所谓的资质证书来自一家 “继续教育专修学院”,与前观察员沈奕斐的复旦副教授头衔相比,被调侃 “像拼多多撞爱马仕”。

这种 “专业度缺失” 在节目中随处可见。面对嘉宾的婚姻困境,她既拿不出沈奕斐 “亲情是爱情更高阶段” 的深度见解,也做不到李松蔚 “共情非共性别” 的理性分析,全程只剩 “我好难受”“太过分了” 的情绪宣泄,活脱脱一个 “代入感过强的追剧观众”。有心理学博主锐评:“她连基本的中立性都做不到,反而用偏见激化矛盾,这哪是调解,分明是拱火。”

更耐人寻味的是张春的 “上位路径”。知情人士爆料,她试镜时曾当场怼编导 “你们懂女性焦虑吗”,这种带争议的表达被导演组当作 “爆点”,直接反向保送进观察室。节目首播后,眼看舆论发酵,她一边在微博道歉 “会调整”,一边用小号连夜关注十余位女权大V,备注 “学习表达”,这番操作被截图曝光后,更遭嘲讽 “先学伦理再学说话”。

张春的争议很快引发连锁反应,节目组的紧急补救暴露了底气不足。细心的观众发现,第二期节目中,张春的发言片段被大量删减,凡是她发表极端观点的画面,都被强行加上 “观察员观点不代表节目组” 的字幕,求生欲溢出屏幕。

品牌方的反应更直接。有网友对比首播预告与正片发现,原本包含张春单人reaction的片段被全部剪掉,换成了 papi 酱与刘擎的点评镜头。业内人士透露,多家赞助商担心被贴上 “支持性别对立” 的标签,已向节目组施压,要求调整观察员阵容,“品牌方怕她的争议影响产品口碑,毕竟谁也不想和‘拉偏架’绑定”。

这并非《再见爱人》首次在观察员选择上栽跟头。上一季黄执中因过度输出情绪引发不满,本季送走黄执中却迎来更极端的张春,让观众忍不住怀念前几季的专业阵容。“沈奕斐能说清‘用正确观念控制对方是爱的杀手’,李松蔚能拆解回避型人格的成因,张春只会喊口号,这差距也太大了”。

《再见爱人》的魅力从不在于制造冲突,而在于用多元视角剖开婚姻的真相,让观众在别人的故事里找自己的答案。前几季,沈奕斐的温和拆解、李松蔚的理性分析,之所以能成为 “名场面”,正是因为他们守住了 “中立共情、深度解读” 的底线。

张春的翻车,本质是把观察室当成了博眼球的舞台——用性别对立代替理性分析,用情绪宣泄冒充专业见解,最终既辜负了节目初衷,也消耗了观众信任。正如网友所说:“我们需要的是能递‘解药’的观察员,不是扔‘情绪炸药’的挑事者。”

这季《再见爱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希望节目组能听懂观众的呼声:观察室的价值从不是制造热搜,而是用专业与真诚,陪观众读懂婚姻里的爱恨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