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核心是怎么上当的
从石家庄当年的论诈骗案一直到现在差不多过去了十年,情况其实一点都没改变,骗子还是那么的多,傻子其实也不缺。

今天上午的时候有人跟我说,他的一个作者想要发美术类的北大核心,我说这种事怎么可能呢?在国内吧,发核心基本上全是拼质量。当然你也可以用一些非法的手段,比如说你恰好认识一个很高端的写手,你可以求他帮你做一个打底工作。甚至可以去托人找编辑部的主编,但不管怎么说,北大核心要求的那个质量是不会放松的。这和国外的核心完全不一样,国外有水刊,但北大核心再水也不会水到国外核心的那个水平。
然后这个人就跟我提了一个刊物,就是多年前的《美术》。之所以叫它多年前的《美术》,是因为在很多年以前,这个刊物就是诈骗风暴中的一个风眼。我并不是说这个刊物参与了诈骗,而是说诈骗公司拿这个刊物当幌子行骗。
当年石家庄的论文诈骗案,《美术》这个刊物就是一个,应该说是个诱饵。现在时隔多年,这些年我从来没有见过《美术》公开征稿过,说白了就是他们真的从来都不缺稿子。但是今天,这个人又跟我重新提起《美术》这个刊物。实际上,这个人就是十年前石家庄论文诈骗案的一个受害者。过去十年,应该怎么说呢?傻子还是傻子。也没有什么贬低的意思,他现在是我朋友,但是有的时候吧,这人应该吃一堑长一智,可有人就偏偏只吃堑不长智。


论文诈骗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领域,立案困难,大部分都要按照民事经济纠纷来进行维权。以前因为必须要到被告方当地的法院进行立案,所以民事诉讼完成的几率也不是很高,很多受害者会选择直接放弃。现在据说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立案,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的受害者参与到维权的过程中来。
红薯上那么多的论文代理,只要开口必然是国外核心,从这个角度看国内核心,其难度也可见一斑。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好好做学术,平安过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