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山西、广东等多地密集出台结婚激励政策,通过发放消费券、现金补贴等形式为新人减负,推动婚俗改革的同时激活“甜蜜经济”产业链,引发广泛关注。

AI制图
10月27日,宁波市民政局宣布,2025年10月28日至12月31日在甬登记结婚的新人(补领除外),可申领1000元结婚消费券,包含8张满500元减125元优惠券,适用于婚纱摄影、婚礼婚庆、酒店住宿等多个婚姻相关消费场景,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浙江多地已形成政策联动效应。杭州自8月28日起,向全市婚姻登记处登记的新人发放1000元消费券,含10张“满2000元减100元”券,覆盖婚宴、伴手礼、婚嫁首饰等消费领域;绍兴市柯桥区自9月15日起推出1000元“结婚有礼”消费券,以10张满200元减100元的形式发放,政策将婚育支持前移至婚姻缔结阶段,与后续育儿补贴形成闭环。10月30日起,金华浦江县也启动结婚消费券发放,每对新人可领取800元补贴,含8张满200元减100元优惠券,涵盖休闲旅游、婚俗文创等服务消费。
除浙江外,多地推出现金奖励政策。山西吕梁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双方初次登记结婚且女方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现场发放1500元现金红包;广州白云区龙归南岭村对双方均为村联社户籍股东的初婚夫妻,给予最高8万元婚育补贴,生育补贴最高12万元,合计可达20万元;东莞横沥镇新四黄塘村等地也出台相应结婚奖励措施,部分地区发放价值不等的礼包。
业内人士表示,各地政策通过精准补贴降低年轻人结婚成本,既响应了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需求,也推动婚俗改革、倡导移风易俗,同时带动婚纱摄影、婚宴酒店、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为“甜蜜经济”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