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在此之前其实《我的前半生》也全部看完了。
都是同一个导演、同一个配方、同一个出轨、全职太太的关键词。但不得不说,《我的前半生》让我更有爽感。
至少,前半生的被渣还不是愚蠢或一味付出所导致。
但是,后半生的被渣,真的太贴合现实婚姻的狗血剧。所以才会让人拥有更加感同身受的愤怒。

作为一名擅长婚姻情感咨询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一名资深的心理文字博主,在我做过的情感类咨询的案例中,不乏太多像刘丽娜一样对待婚姻飞蛾扑火的女性。
她和她们的娘家人都拥有同样的标签:热心肠、没边界、不求上进、只懂为家庭付出、不打扮,甚至合理地认为:婆家的事、老公的事,就是我的事。
她们可以为了婚姻辞去自己光鲜亮丽的职场生涯,回家甘愿放弃自己一生的野心、学历和前程,蓬头垢面去侍候公婆一家老小。
上到修电灯泡、修电视机、修门锁,下到照顾行动不便的公婆、忙着给丧偶的公公或婆婆介绍对象。不但她们自己亲自上马,连同娘家人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一并搅合到公婆的家庭琐事中。甚至,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我的人生大事!
说到底,沈青在婚姻中的出轨,有90%的概率,是由于刘丽娜无底线地纵容和允许。
在这些女性的婚姻模式中,她们似乎没有学会的一个词叫:边界感。
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一味要指出受害者有罪论,我只是希望那些在婚姻中因为被渣事件的女性可以因此而觉醒,去看到自我内在,去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好自己。而不要等到被深爱的人背叛的时候,手上毫无还手和缚肌之力。只能选择抑郁、焦虑或自暴自弃。
毕竟,我们每一个平凡肉体凡胎的女性,并不可能像电视剧一样拥有着女主的光环,说创业成功就创业成功,说可以二婚再嫁就会来个像小说一样的霸道总裁让我们在50岁的时候逆风翻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沈青的父亲沈卓然教授都70岁了,刚刚丧偶才一年,就可以继续再找女朋友。
你说找就找吧,毕竟人家教授有的是钱,结果后面女朋友倒贴的还不止一个。重点是,除了连护士长真图他的钱,后面来应聘的女朋友都是有颜有钱还自带保姆入住功能的。
看到这,你也许会觉得编剧太敢编了。
然而,我想说,如果现实生活中有一个沈教授这样收入的退休老人,结束也真的和电视上差不多。
你以为这就让你怒发冲冠了?
不是的,最要让你抓狂的是,连刘丽娜和她的母亲都为了公公的婚姻,给人家热脸碰冷屁股去相亲市场又是打印照片、又是做宣传海报、又是每天赶着场子忙东忙西。
结果,人家公公不要说领情,看到她们娘俩真像是冤家一样躲都躲不赢。
也许,对于刘丽娜的母亲孙宝琴,这样一个恨老公不成钢的女性来说,但凡不是她还没丧偶,估计她都要第一个冲上去报名相亲。
在孙宝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比刘丽娜还拥有着更强窒息控制欲的女性。只要女儿的小家庭出现了任何的风吹草动,孙宝琴永远是第一个首当其冲在前面为女儿保驾护航的,她不允许女儿的婚姻出现哪怕一丁点的意外。
但是,在心理学上,一个人的控制欲越强,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她拥有的自我力量就越弱。
对于女儿的爱,绝对称得上是无条件的爱的。只是这份爱,爱得手伸得有点长。长到沈青工作的时候,她都可以坐在女婿身旁带着监视的神情。
一个丈母娘之所以会对女儿的生活、女婿的一举一动、亲家的一言一行如此上心,上心到,亲自如保姆一般上门给亲家拖地,而亲家深卓然却是冷眼地、把脚抬一抬都不情愿。这种互动关系悬殊的背后,其实在孙宝琴的心里,她是有一种深深的不配得感的。
在她的骨子里,女儿一没颜值,二没工作,所有的收入都要靠着夫家,所以她这个妈妈要更努力一点,更上心一点去帮助女儿打扫好婆家的卫生,甚至是事无俱细处理好婆家一切的大小事物。
孙宝琴对女儿的这份努力和控制,刘丽娜又怎会不知?
很多时候,妈妈的卑微感是会传染给孩子的。
作为当事人的刘丽娜,即使之前面对小姑子沈黛的不尊重,她也只会忍气吞声地说:算了。甚至在沈黛住院的时候,她都会亲自去照顾。
这样的尽心尽力,也许对于看热闹的我们,会觉得:刘丽娜真好、真善良、真能忍。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母亲俩表面强势,骨子里卑微的背后,在心理学上,其实就是深深地害怕被抛弃感。
她们害怕被这个家庭所抛弃、害怕婚姻不幸、觉得自己是高攀了,才会各种忍受和退让。因为,那时的她们,还无法面对勇敢表达自己后所带来的后果的承担。
但,正是因为她们母女种种的强势、控制、妥协、忍让的背后,身为教授和养尊处优的沈卓然父子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又哪来的脸让自己有着那么强的优越感和自信呢?
因为,在刘丽娜的母系家族社会中,她的父亲是处在长年被打压的状态下。家中母亲是一言堂。
表面上看,孙宝琴八面玲珑,其实,在她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孙宝琴的母亲也没有告诉过她,或者说她自己也不敢去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有些婚姻,如果真的看不上,离婚也可能会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但孙宝琴偏偏选择了以更加压抑的方式各种打压自己的丈夫。以至于最后老实的刘得宝选择了轻生。
在刘丽娜的原生家庭中,她和母亲一样,习得的本能只有无条件的付出、努力和控制。但是,她们永远没有习得的本能叫:如果婚姻让人不舒服,也是可以退出的。
试想一下,如果只要刘丽娜懂得一点:退出机制,哪怕就是做一个甩手掌柜,那么她的公公沈卓然和她的老公哪来那么多的时间去谈恋爱、去花前月下、去诗和远方……
就算沈卓然再是教授,再有钱,那也是要花钱请保姆的。不是刘丽娜和孙宝琴,他哪来的悠然自得、安度晚年?
正如我所接触到部分个案的来访者:她们为了一段不要离婚的婚姻,去努力地扮演着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的角色。但,她们一定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女儿。
为了婚姻中烂人烂事的渣男,像刘丽娜一样,不惜用自己省吃俭用的老本、娘家的积蓄去给老公、婆家还债、去警察局给嫖娼的丈夫写保释、去赌场给输到只剩下一条内裤的丈夫画押、一年365天给儿子买副眼镜都要犹豫小半年,结果听说老公炒股亏了300万准备卖房卖血、去给家暴自己差点没命的丈夫申请无罪释放……
你以为电视剧狗血,但你并不知道,现实中的狗血剧最烂的剧本不是我以上的案例,是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例背后,作为咨询师给予的建议,最后来访者的回复是:我无怨无悔……
甚至,有不少学术不精的心理咨询师,因为自己也受过同样的创伤,所以给予来访者的建议依然是: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多少因为听信这样一句鬼话的女性,因为家暴,因为不敢离婚,她的生命永远停在了那一年……
很多时候,女性的觉醒一半要靠心理咨询师,但另一半,真的是要靠自己。
如果一个看似被伤到体无完肤的女性,你觉得她很可怜你想拯救她?我劝你还是要选择放弃。
那只是你眼中的她。并不是她眼中的自己。
因为一个女性之所以被打掉半条命、被骗掉所有自己和娘家的积蓄、被多次同居流产、被频繁出轨后还可以说对婚姻无怨无悔,那只能证明:对方的渣,和对方是否十罪不赫无关,而和纵容罪犯的帮凶相关。
她之所以还能说出无怨无悔、不想改变,不是咨询师的建议不对,也不是谁劝不住。而是,当事人还没有体会到更深切地痛。
我们都知道,当杯子足够烫手的时候,你是没有思考的空间的。第一时间就会选择收手。
只有温水煮青蛙的小火,才会让你失去痛苦的本能。
女性不改变,不是因为蠢,是因为痛还不够。
同样的道理,很多的渣男之所以渣,是因为有太多像刘丽娜一样的女性飞蛾扑火的纵容和允许……
作者:心理咨询师红衫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