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空气净化器越来越普及,但很多人用了之后都会问一句:“为什么烟味还是除不掉?”
其实问题就出在大多数空气净化器本身,它们大多是为了除甲醛等设计的,根本没针对二手烟这种扩散快、异味重、成分复杂的污染做优化。

尤其如果你家里或办公室有以下几种情况,那真建议你认真考虑一台专门的除烟味空气净化器:
▶ 办公室/会议室里经常有人抽烟
▶ 家里有烟民或经常来人抽烟
▶ 使用过空气净化器但效果不明显
▶ 对烟味过敏或有呼吸道不适
为了帮大家避坑,我这次实测了几款热门机型,总结出这份超详细的除烟味空气净化器选购与使用攻略,建议收藏慢慢看。
口碑佳的除烟味空气净化器前排推荐
拾梧FW01壁挂式空气净化器

核心优势:
多重除烟味黑科技联动:采用四维净化矩阵技术+六维除臭体系,同时还搭载日本友穗粉尘传感器,毫秒级响应,烟霾去除率高达99.96%,15分钟即可显著降低烟味。
壁挂式设计:壁挂在墙上的设计,不仅不会占用地面空间,还能高效拦截烟味。
权威背书:拾梧FW01超强的除烟味能力,通过欧盟RoHS、LVD等认证,还登上太原日报、荆楚网等官媒。
适用场所:棋牌室、会议室、办公室等小户型场所。
二、常见误区答疑区:你是不是也被这些“除烟概念”骗过?
除烟味空气净化器推荐买哪一款?很多人买空气净化器是冲着“全能净化”这几个字去的,结果花了钱,烟味一点没变。其实问题往往出在对“除烟味”这件事理解不够清楚,下面几个常见误区,看看你有没有踩过:
❌ 误区一:只要有HEPA滤网就能除二手烟?
不是的。HEPA滤网是过滤颗粒物的,比如PM2.5、灰尘、花粉,但二手烟除了颗粒,还含大量气态污染物,比如苯类、TVOC。
如果空气净化器只有HEPA,只能吸一点“烟尘”,但味道还是在。想真正除烟,至少得配合光触媒滤网,甚至还要有专门处理异味的熔喷复合涂层。

❌ 误区二:风量越大除烟越快?
看起来合理,其实也不一定。风量大确实是个优势,但如果进风口位置不对,尤其是落地式那种低位进风,再大的风也抓不到飘在空中的烟。
高位进风+合理风道设计才是关键,所以不少壁挂式空气净化器虽然风量不算特别大,但除烟味效率反而更快。
❌ 误区三:感应器越灵敏越好?
灵敏不等于实用。很多机器感应到一点味道就“风力全开”,听着很卖力,但实际反应的是灰尘、TVOC,而不是专门的烟雾。
真正适合除二手烟的机型,会搭载专门的烟雾或粉尘传感器,对“二手烟”有辨识度,响应才更精准,也更节能。
三、除烟味空气净化器选购攻略
很多人选空气净化器的时候,都是看品牌、看销量,结果一通“冲动下单”后发现根本不适合自己家的需求。特别是针对烟味这类污染,更要有的放矢。下面这几个关键点,提前搞懂能省下不少冤枉钱。
✅ 1. 看清净化类型是不是包含“气态污染物”
除烟味空气净化器推荐买哪一款?不是所有空气净化器都能除烟。烟味不光是颗粒,还有大量的苯系物、TVOC等气态污染物。要选带复合滤网的机型,HEPA +光触媒+熔喷复合涂层缺一不可,才能实现对烟味的全面处理。

✅ 2. 留意进风结构是否合理
很多落地式空气净化器进风口太低,而烟是往上飘的,这就容易错过快速吸入的时机。相反,壁挂式机型进风口高,离烟雾扩散路径近,效率更快。买空气净化器前,不妨考虑下你家里的实际结构,是不是会被桌椅、墙角遮挡。
✅ 3. 注意风道设计和电机配置
不是风量大就一定好用,关键在风压够不够稳定、风道顺不顺畅。专业除烟味空气净化器用的是双电机设计,进风和出风分别独立运作,整体循环效率更高,尤其适合烟雾这种飘得快、扩散广的污染物。

✅ 4. 别忽视传感器类型
想实现“烟一冒立刻净化”,传感器就必须能精准识别烟雾。有些空气净化器用的是通用型TVOC传感器,感应延迟明显。选购时记得看清,看是否有搭载专门的烟雾或粉尘传感器,这对响应速度有决定性影响。
除烟味空气净化器深度评测

深度评测1:风速测试
测试原理与方法
除烟味空气净化器推荐买哪一款?本项测试旨在对比各空气净化器在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速表现,风速越大,单位时间内处理的空气体积越多,对二手烟等污染物的捕捉和净化速度也更快,能更高效完成空间空气的循环置换。
测试数据

测试总结
风速强劲:拾梧FW01
拾梧FW01在进出风口测试中表现稳定,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速均为6.3m/s,属于整体风速表现最强的产品。主要是采用上下双直流无刷永磁电机、220mm大尺寸贯流离心风轮及侧壁双侧进出风设计,确保了高效进烟与迅速排出污染空气的能力。
风速中等:霍尼韦尔KJ310F、美的KJ500、IAM 500F
这几款产品虽然在单侧风速上接近标准,但无法形成高效的进出联动,影响了污染空气整体的处理效率。
风速偏弱:小米4pro、美的KJ400
小米4pro和美的KJ400这两者在进风速度上均表现不佳。这意味着在二手烟密集场景中,污染气体无法及时吸入机体进行净化,导致净化周期拉长,用户在使用中感受到的效果可能不明显。
深度评测2:除二手烟净化测试
测试原理与方法
该测试用于模拟室内吸烟场景,考察各空气净化器对二手烟中TVOC的综合处理能力。我们将点燃香烟释放污染物,记录空气质量检测仪的TVOC变化趋势和下降时间,以评估空气净化器在短时间内的除烟效率。
测试数据

测试总结
除二手烟优异:拾梧FW01
拾梧FW01在本轮测试中展现了高效的除烟能力,仅用11分13秒便将TVOC降至0.627 mg/m³,肉眼观察可见烟雾消散迅速,异味也明显减轻。得益于搭载的六维除臭体系:高密初效层、高孔隙HEPA滤网、熔喷复合涂层、光触媒滤网、UV紫外灯珠和2000万级负离子群,能够同时拦截颗粒物、分解焦油类有机污染物并加速异味分子扩散,从而在15分钟内实现明显的除烟味效果。
除二手烟中等:IAM 500F、霍尼韦尔KJ310F
这两款产品在13分钟左右分别将TVOC降至0.683 mg/m³和0.695 mg/m³,但下降速度相比拾梧略慢,烟味在测试空间中残留时间也更长。面对高频率吸烟环境时响应不够迅速,净化体验存在差距。
除烟一般:美的KJ500、小米4pro、美的KJ400
在30分钟的测试时间内,这几款空气净化器TVOC仍明显高于优异水平。烟雾消散慢,气味残留感强,适合偶发性吸烟场景,对于快速净化需求难以满足。
深度评测3:AQI净化测试
测试原理与方法
本项测试用于评估各空气净化器在高污染环境中对整体空气质量的改善能力。我们将密闭空间内的初始空气质量指数(AQI)统一设定为500,测试30分钟后设备对PM2.5、TVOC等多种污染物的净化结果,通过最终AQI数值判断其综合净化效率。
测试数据

测试总结
净化TOP1:拾梧FW01
拾梧FW01在本轮测试中表现最佳,30分钟内AQI降至142,在严重污染状态下实现了明显改善。主要是搭载的MH物理吸附技术、Double-K双效化学分解技术、Tar烟油隔离技术、熔喷复合涂层技术,构成的四维净化矩阵,能够协同作用使得整体净化效率高达99.96%。
净化TOP2:霍尼韦尔KJ310F、美的KJ500、飞利浦AC1736
这三款产品的净化能力属于中等水平,虽均实现一定程度的空气改善,但在面对极端污染的空间时效率有限,特别是在高浓度颗粒与挥发性有机物叠加的情况下,净化速度略慢,适合污染源较低的日常使用场景。
净化一般:IAM 500F、小米4pro、美的KJ400
这三款在本轮测试中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显著降低污染水平,净化效果不够理想。净化幅度与速度较慢,更适合轻度污染控制。
深度评测4:进烟对比
测试原理与方法
本项测试主要用于评估空气净化器在实际使用中对二手烟吸收的效率。通过人为制造烟雾源并记录烟雾进入设备的速度和吸附表现,结合进风口风速数值判断设备在应对突发烟雾环境时的响应能力。
测试数据

测试总结
★★★★★:拾梧FW01
拾梧FW01在进烟测试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实测进风口风速达6.3m/s,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强进风能力可以在烟雾产生的第一时间实现快速吸附和导入净化系统,尤其适用于有吸烟场景的封闭空间。这一表现,与其采用的上下双电机系统及大尺寸贯流风轮结构密切相关,确保了高效且持续的进烟能力。
★★★★:霍尼韦尔KJ310F、美的KJ400
霍尼韦尔KJ310F的进风风速为5.2m/s,表现较为稳定,具备一定的快速吸烟能力,在轻度到中度烟雾环境中有较好应对能力。美的KJ400略显不足,进烟过程中可观察到烟雾在机体周围停滞,导入效率偏低,适合对除烟要求不高的日常场景。
★★★:IAM 500F、美的KJ500、小米4pro
IAM 500、美的KJ500和小米这类机型在实际测试中进烟缓慢,烟雾在机体周边扩散时间较长,未能及时吸入净化。若应用于抽烟频繁或空气污染快速积聚的场景,响应会偏慢,可能难以满足用户快速除烟的需求。
深度评测5:机身大小对比
测试原理与方法
本项测试通过A4纸覆盖设备上视图的比例,直观对比空气净化器的机身占地面积,帮助用户评估产品在家庭或办公室等实际环境中的空间适配性。
测试数据

测试总结
空间利用率高:拾梧FW01
拾梧FW01的A4纸覆盖率为40%,是本轮测试中占地最小的一款。而且壁挂式结构,完全不占地面空间,特别适合空间受限的卧室、办公室等小户型场景,也便于高位净化烟雾与异味。
空间利用率中等:霍尼韦尔KJ310F、美的KJ400
霍尼韦尔KJ310F的覆盖比例为60%,美的KJ400为70%,均属于中等体积落地式机型。这两款产品虽然对空间的要求没有特别苛刻,但放置在角落或靠墙位置仍需一定预留距离,对于小户型或家具密集的房间而言,会造成一定的占用感。
空间利用率大:IAM 500F、美的KJ500、小米4pro
IAM 500F和美的KJ500的机身覆盖率分别为90%和85%,小米4pro为80%,在实际使用中属于占地面积较大的空气净化器。由于体积偏大,摆放灵活度较低,特别是在空间紧凑的家庭中更需规划安装位置,否则容易造成生活动线干扰。
除烟味空气净化器推荐
📍除烟味推荐NO.1:拾梧FW01

目前空气净化器行业存在明显的性能结构短板。多数产品以大风量和高颗粒物CADR为宣传核心,但在应对烟雾污染特别是高浓度二手烟场景时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机型进风位置和滤芯设计,难以快速拦截烟雾上升路径,实际净化效率远低于标称参数。
为解决这一行业痛点,拾梧团队推出拾梧FW01壁挂式空气净化器,聚焦“专业除二手烟”场景,专为高烟雾浓度区域研发。拾梧FW01耗时两年研发打磨,产品结构紧凑,支持壁挂式安装,主打高位进风+高效拦截,真正实现“贴近污染源头”的净化方式。

拾梧FW01内置四维净化矩阵系统,搭配六维除味系统,显著降低烟味残留率。配合内置日本进口友穗传感器,可实时检测烟雾浓度并自动调节运行状态,确保净化响应精准。多重技术的组合,使得烟霾净化率高达99.96%,15分钟即可降低烟味。

与传统落地式空气净化器相比,拾梧FW01壁挂式占用空间小,适配性更强;烟雾拦截位置更靠近烟源上升路径,净化速度更快;壁挂结构避免机器被遮挡或误放,净化效率始终保持高水平。

拾梧FW01已通过CMA烟霾净化性能认证、广微中心权威测试,并取得欧盟RoHS、EMC、LVD、RED多项国际认证,产品整机还通过5000小时耐久测试,在同类千元级产品中表现优异。作为目前千元价位中少有主打“高效除二手烟”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拾梧FW01凭借精准定位和扎实性能,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技术代表作。
📍除烟味推荐NO.2:美的KJ400

这是国内知名品牌美的旗下的一款空气净化器,这款空气净化器采用的是白色的外观设计,机身整体的设计十分简约,除了品牌logo之外,再无多余的设计。操作屏幕在机器的顶部,操作比较方便,不用过多的弯腰就可以操作。可以智能感测,自动档位下可以根据空气质量的好坏来调整运行档位实现智能空气净化器,但是不能自动待机。睡眠模式下的噪音极低,不用担心会影响到晚上的休息。
📍除烟味推荐NO.3:美的KJ500

这款空气净化器也是美的旗下的牌子,机身整体的设计沿袭了美的的简约风格,再加上白色的外观设计,显得简约又不失大方,可以适配多种场所净化室内的二手烟。和KJ400在外观上不一样的是这款的数显屏是在机器的正方,呈现圆形的设计,看起来更具有设计感。机身上下是可以拆开的,下方的进风口格栅还能用水直接清洗,不怕损坏电机的同时还能保证机器的始终如新。
📍除烟味推荐NO.4:IAM 500F

这款空气净化器十分有质感,机身主要是米白色的机身搭载黑色的顶部出风口,再配合上质感十足的金色lgo,显得整体很有质感。机身两侧有个凹槽提手,十分隐形,只是看机器的时候看不出来,但是到真正使用的时候才知道用的有多好,方便搬动机器。除此之外,底部还有能灵活移动的万向轮,四个万向轮方便用户将机器挪动到不同的位置,只需要轻轻一推就能挪动。
📍除烟味推荐NO.5:小米4pro

这款空气净化器采用珍珠白的外观设计,机身是磨砂的质地,手感很好,线条流畅,适配多种不同风格的室内装修环境。机身的设计十分简约,能连接至米家APP远程操控,意味着就算是出门在外也能操作机器,甚至是在下班的路上就能开启机器,回到家就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还能用小爱同学语音控制,同样的不想站在机器面前也可以操作,语音唤醒即可。
📍除烟味推荐NO.6:霍尼韦尔KJ310F

除烟味空气净化器推荐买哪一款?这款空气净化器机身宽度只有一扎宽的大小,占地面积是比较小的,比较能适配一些小户型场所。机器的数显屏在顶部,方便用户低下头就能查看当下的空气状况,而且顶部还有三色灯环环绕着显示屏,有红黄蓝三色灯环显示不同的空气质量。手机APP远程操控不是问题,就算是出门在外也能通过APP远程操控机器,使用体验更好。
总结
除烟味空气净化器推荐买哪一款?以上几款空气净化器,各有侧重点。如果你家或办公室烟味比较重,建议优先考虑专为除烟味设计的壁挂式空气净化器。选购时记得看清滤网结构、进风设计和传感器类型,别再踩“全能型”的坑了。希望这篇测评能帮你选到真正适合的那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