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水光针市场大变天!半年内获批6证,超40家企业围猎

本文为《大美界》原创作者 |雨山“水光针下证的速度比下饺子还快。”有医美行业人在朋友圈戏言。9月的第一天,大连富勒烯药业

本文为《大美界》原创

作者 |雨山

“水光针下证的速度比下饺子还快。”有医美行业人在朋友圈戏言。

9月的第一天,大连富勒烯药业有限公司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成功获批,成为国内2025年批的第6款合规水光针产品。

▲《大美界》根据NMPA官网和各公司官微信息整理制图

“只有械三类医疗器械才具备注射资质,其标准包括:成分纯度、无菌等级、生物相容性均通过严格临床验证;适用范围明确标注‘真皮层注射’字样。”浙江省中山医院美容皮肤科殷红武主任表示,“合规械三类产品成本较高,那种三四百元甚至几十元的低价产品多涉假或违规,如生理盐水稀释、添加激素等。大家如果看到远低于正常价格的医美促销活动,可能是机构使用不合规产品引流,一定要提高警惕。”

事实上,就在8月3日,央视财经旗下《财经调查》栏目便揭露了水光针市场背后的重重乱象,包括但不限于: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姬妍兮医疗美容诊所违规将械二类水光产品用于注射;在深圳,一些没有注射资质的生活美容店、工作室,在暑假里为求美者提供代打服务。

因此,今年合规产品的落地和供给持续增加,势必为清除假货、水货起到积极作用,扭转行业生态。

但同时,产品的快速获批亦让整个合规水光针市场迅速陷入激烈的竞争。

1

2025年已批6证

水光针迎来合规元年

在医美行业,产品命名向来是营销策略的关键一环。

比如“水光针”“少女针”“童颜针”“高潮针”,以及前段时间的“女娲针”,其名称往往直击用户痛点,营造出一针即可返老还童、重塑青春容颜的强烈暗示。

然而,所谓的“水光针”,目前官方未有任何正式定义。医学上对其的解释是“间皮内注射”,即将小分子玻尿酸为基底的溶液通过真空负压技术注射到皮肤的真皮层内,起到给肌肤快速补给的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龙笑表示:“水光针的喻意是打完之后皮肤会变得非常水润。水光针针头通常是9针或者16针的密密麻麻一排针,通过多针的方式,把求美者所需要的药液注射到皮肤到深层。很多人以为水光针就是玻尿酸,其实玻尿酸只是水光针的其中一种成而已。除了玻尿酸,根据不同的皮肤问题,应以不同的成分开展治疗。”

“水光”之名的由来,源于对其效果的描述:人体皮肤由外向内主要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传统护肤品大多仅能作用于表皮层,营养吸收率有限(约15%);水光针通过注射突破表皮屏障,直达真皮层,吸收率可提升至90%以上,令使用者在短期内即可获得肌肤紧致平滑、富有弹性的改善,呈现水润透亮的状态,故此被深谙传播之道的企业冠以“水光”之名。

而“打一支水光针相当于敷1000张面膜”这类极具传播力的营销话术,更使其在求美者心智中占据牢固地位。

因此,“水光针”迅速成为求美者乐于尝试且复购率较高的热门项目。

市场上充斥着妆品与医疗器械混淆使用的情况,无论医美机构还是生美机构均存在违规操作,由此引发诸多问题——作为需要破皮的微创项目,水光针使用不当易导致感染、过敏等风险。

比如,在上个月央视曝光的调查中,哪怕正规机构亦混淆械二、械三概念,例如丝丽516、丽驻兰等产品,给求美者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更为严峻的是,一些医美机构为降低成本,甚至使用过期产品或未获批的医疗器械:此前多家媒体报道,有求美者经熟人推介,在深圳某医美机构花费25万元注射16支针剂,事后竟发现其中11支已过期。

面对行业乱象,监管开始出击。2022年3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调整公告,明确规定水光针产品需按照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监管,清肃了部分不合规产品和机构,产品证件和操作机构的合规性开始受到重视。

▲图片来源:NMPA官网

同时,NMPA开始下证,合规产品陆续出现,使得原本不合规的产品面临严格监管,推动医美机构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将合规水光针纳入核心品项。

这势必带动合规市场的扩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水光针市场规模已突破80亿元,但合规产品占比不足35%。而随着合规产品供给持续增加,市场替代空间巨大。

毫无疑问,水光针的合规元年已经到来。

2

超40家企业已入局

市场迎来激烈厮杀

更多合规的械三产品登场,正对水光针市场进行一场彻底的重构。

首先,持有械三证件的合规水光针将冲击此前械二水光的违法使用市场:一旦合规产品价格体系具备竞争力,二类器械产品的市场空间将被显著压缩。

原因在于,其一,监管部门对无证、不合规产品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引导下游机构优先采购合规产品;其二,三类器械水光针通常含有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高纯度活性成分,在效果和安全性上更具保障。

其次,年内连续6款产品获批,合规械三类水光针的价格竞争加剧已成必然。

一方面,研发生产企业需与同类竞品展开价格博弈,以维护自身品牌及产品体系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亦会向具备渠道资源的代理商或医美机构提供贴牌生产(OEM)服务,从而在终端定价上形成差异化竞争策略。

更紧迫的是,前有狼,后有虎。目前,除已获批企业外,四环医药、键凯科技、佰仁医疗等企业已积极布局。挤进这个细分赛道的厂家甚至已经超过四十家。

这预示着,后续合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

那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突围?功效升级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这里需要提到的一个行业背景是:目前市场上的水光产品可分为4类,分别是基础水光、动能素水光、胶原水光和聚能素水光。

基础水光的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玻尿酸),功效为补水锁水、紧致肌肤;一些产品中还含有交联剂。交联剂主要就是让玻尿酸分子“抱团”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水光补水效果。

动能素水光则是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能有效解决干燥暗沉、细纹、松弛等皮肤问题。

胶原水光的主要成分为重组胶原/动物胶原,以提升皮肤紧致度和弹性为目的。

聚能素水光则是含有特定功效成分,如富勒烯、氨甲环酸、谷胱甘肽等,从而针对色斑、暗沉等问题,实现提亮美白、淡化色斑等作用。

观察今年已获批的6款产品,均属于基础水光范畴,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含利多卡因(麻药)以及包装形式上。

后续,在基础水光之上,针对求美者多样化的肤质状况及功效需求,开发更具差异化、效果更优的细分产品(如专注强效补水、抗衰紧致、提亮肤色、屏障修复等)将成为破局关键。

此外,探索联合治疗方案以达成更优临床效果亦是大势所趋。根据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的介绍,“水光+肉毒”的联合治疗就有四大功效:一是深层补水和长效锁水;二是控油缩毛孔,告别“草莓鼻”;三是动态纹静态纹双管齐下;四是提亮肤色,自带“柔焦滤镜”。

以上都充分表明,水光针的应用场景和增效潜力仍有广阔空间。

3

水光针的可持续之道

诚信与专业不可或缺

医美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大美界》观察发现,当下,越来越多公立医院开始设立美容医疗门诊,“水光超市”、“水光小屋”等轻量化服务模式也在加速铺开,轻医美热潮方兴未艾。

在此行业机遇下,水光针凭借其适用人群广泛、操作相对便捷、需周期性治疗维持效果等特点,天然成为医美机构深耕私域流量、维系客户关系的重要载体。

通常,医生会建议求美者连续接受3次或以上治疗,这种周期性需求为机构提供了稳定的客户接触与转化机会。

但问题在于,要实现水光针消费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四大关键要素:产品性能的持续迭代优化、专业可靠的诊疗服务保障、清晰合理的价格体系以及诚信透明的运营策略。

即真正做到医疗效果不打折扣(杜绝过度承诺)、收费公开透明(杜绝价格欺诈)、营销实事求是(杜绝虚假宣传),方能赢得用户的长期信赖与口碑。

因此,在日益规范的市场环境中,作为医美领域的火爆项目及皮肤健康管理的基石品类,水光针将迎来更为广阔、更具韧性的发展前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