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个鸿蒙老用户, 从三个陌生人故事背后,读懂技术的温度

作为一名鸿蒙5系统的老用户,在鸿蒙5开放公测时,我第一时间就升级了。这大半年用下来,跨端互联、小艺助手、统一扫码这些功能

作为一名鸿蒙5系统的老用户,在鸿蒙5开放公测时,我第一时间就升级了。这大半年用下来,跨端互联、小艺助手、统一扫码这些功能,早已融入了我的日常,成为自然而然的存在。这两天在网上看到鸿蒙联合三联发布的《承“蒙”你所爱》短片,我才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意识到,鸿蒙5上那些在我看来习以为常的细节功能,对很多人来说,还有着不一般重要性。

短片里,养老院院长樊金林的故事最触动我。技术如何温柔地关怀弱势群体,往往最能体现设计的初心。他耐心教老人们用小艺查天气、打电话,这个场景看似很平常,但细想却充满着不易。很多老人记不住复杂的操作,而清晰的语音交互则成为了他们沟通数字世界的桥梁。更让我意外的是,老人们还在养老院用鸿蒙版王者荣耀开黑,用鸿蒙“碰一碰”功能组队玩多乐掼蛋,这一刻我也意识到,老年生活也可以充满活力。

如果说樊院长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技术的温度,那导演于昌禾的工作流,则让我找到了另一种熟悉的共鸣。他的创作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碎片化的灵感收集,用手指在鸿蒙版小红书的图片上画个圈,就能通过小艺获取更多的场景信息;写脚本没思路时,用“小艺帮写”来碰撞出不同风格的脚本文案;用鸿蒙版剪映剪辑视频时,还能用键鼠穿越功能,跨设备调用素材。好的技术不是让你去刻意适应它,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它能悄悄帮你一把。

律师刘思远的场景则更凸显了对效率的刚性需求。从平板上打开鸿蒙版WPS,直接调用手机摄像头扫描文件生成电子版;在鸿蒙版“北大法宝”中能更智能地检索案例;再到一句语音指令就能快速拉起钉钉会议。这些功能切入的,恰好就是职场中最实际的痛点:效率的提升和工作的准确率。

三个故事,三种人生,让我对“鸿蒙生态”有了更具体的感知,它不再是发布会上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变成了律师案头的高效、导演手边的灵感和养老院里老人脸上的笑容。

如今,鸿蒙5的终端数已经突破了1700万,这意味着千万个不同的故事正在同步发生。在这背后,是鸿蒙工程师的不懈努力,是软件开发者的持续迭代,也是广大鸿蒙用户的认可与支持。目前,鸿蒙生态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未来,鸿蒙还将在更多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一路同行,携手并进,共赴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