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离职东方甄选后的首次公开分享,没有聊过往的争议,反而把话题落在了“职场性格”上。
在一场线下交流中,他提到:“我见过很多同事,有人天生适合冲在一线,有人更擅长把事情理顺——性格没有好坏,但找对方向,能少走很多弯路。”
这句话让在场不少人点头。毕竟职场里,“努力但没结果”的困境,往往和“性格与岗位不匹配”有关。
董宇辉自己就是例子。早期做英语老师时,他试过模仿“幽默型”同事的风格,但效果一般。后来他发现,自己更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知识点,反而成了学生口中“能把语法讲哭”的老师。
“找到自己的‘舒适区’,不是偷懒,而是把优势放大。”他说。
而在这次分享里,他特别提到了两类生肖的性格特质——不是说这两类生肖“一定成功”,而是他们的性格里,藏着更适配职场的“底层逻辑”。

第一类:属牛的人——“钝感力”是职场的盔甲
董宇辉说,他认识一位属牛的前同事,是团队里的“定海神针”。
这位同事做的是供应链岗位,每天要对接十几个供应商,经常遇到“货不对版”“延期发货”的问题。但他从来不会急着发脾气,而是拿着笔记本,一条一条地跟对方核对:“这个问题我们上次聊过,解决方案是……这次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调整。”
有一次,团队因为供应商的失误,差点错过了大促节点。所有人都慌了,只有他坐在工位上,一边打电话协调物流,一边整理备选方案,最后竟然把时间抢了回来。
“他身上有一种‘钝感力’——不是反应慢,而是不被情绪带着走。”董宇辉解释,“职场里很多矛盾,其实是‘情绪对抗’。比如客户骂你,你第一反应是反驳,但属牛的人往往会先想‘他为什么骂我’,然后解决问题。”
这种“钝感力”,本质上是“目标导向”。他们不会纠结于“谁对谁错”,而是盯着“要达成什么结果”。
就像老牛耕地,不管旁边有没有人催,只一步一步把地犁完。
董宇辉说:“这种性格,在需要‘稳’的岗位上特别吃香——比如财务、供应链、技术研发。这些岗位不需要你‘灵光一闪’,但需要你‘不出错’,甚至‘在出错时能兜底’。”

第二类:属虎的人——“闯劲”是破局的钥匙
如果说属牛的人是“稳”,那属虎的人就是“冲”。
董宇辉提到的另一位朋友,是属虎的创业者。
这位朋友早年做电商,一开始只卖农产品,后来发现“直播带货”是风口,立刻拉着团队转型。当时很多人劝他“别冒险”,但他说:“如果等所有人都做了,我们就没机会了。”
结果,他的团队成了当地第一批做农产品直播的账号,现在已经做到了百万粉丝。
“属虎的人身上,有一种‘敢试错’的勇气。”董宇辉说,“他们不怕‘做错’,怕的是‘没做’。”
但这种“闯劲”不是“盲目冲动”。董宇辉强调,这位创业者在决定转型前,花了一个月时间调研市场,看了上百场直播,甚至自己开了个小号试播了十几天。
“他们的‘闯’,是建立在‘调研’基础上的。就像老虎捕猎,会先观察猎物的习性,再出手。”
董宇辉说,这种性格特别适合“需要创新”的岗位——比如市场策划、产品经理、创业团队。这些岗位需要你“敢想敢做”,但更需要你“用理性支撑感性”。

最后:性格是底色,但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聊到这里,有人问董宇辉:“那其他生肖的人怎么办?”
他笑着说:“我只是举例子。职场里没有‘标准答案’——属牛的人也可以做销售,只要他学会‘主动沟通’;属虎的人也可以做行政,只要他学会‘耐心细致’。”
他的核心观点其实是:职场的本质,是“性格适配”,不是“性格碾压”。
“我见过很多人,因为羡慕别人的‘外向’,就强迫自己去社交,结果反而越来越累;也有人因为觉得自己‘内向’,就不敢争取机会,错过很多可能。”
“但其实,内向的人可以用‘深度沟通’打动客户,外向的人也可以用‘热情’带动团队——关键是,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打开方式’。”
董宇辉最后说:“职场不是一场‘性格比赛’,而是一场‘自我探索’。找到自己的节奏,比模仿别人的样子,更重要。”

这句话,或许才是他这次分享的真正意义——
离职后的他,没有谈“成功”,而是谈“适配”;没有教别人“怎么赢”,而是教别人“怎么找到自己的路”。
毕竟,职场最幸运的事,从来不是“成为别人”,而是“成为自己”。
(注:本文为虚构文章,仅供娱乐和启示,不代表任何真实情况和科学依据!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