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的“和平计划”,乌克兰的“生存游戏”

国际外交舞台再次上演一幕滑稽戏:一份由美俄闭门起草、要求乌克兰大幅让步的和平计划,正让欧洲盟友惊呼“被卖”,让乌克兰陷入

国际外交舞台再次上演一幕滑稽戏:一份由美俄闭门起草、要求乌克兰大幅让步的和平计划,正让欧洲盟友惊呼“被卖”,让乌克兰陷入两难,却让全世界看到强权政治赤裸裸的真实面目。

“美国和俄罗斯正闭门起草一份旨在结束俄乌冲突的‘28点计划’”,这则消息近日在国际媒体间不胫而走,犹如一枚外交炸弹,在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和基辅的总统办公室里引发震动。

计划内容更是令人瞠目:要求乌克兰将整个顿巴斯地区拱手让给俄罗斯、军队规模削减一半、放弃部分武器。

而最富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直接决定乌克兰命运的计划,欧洲方面并不知情,乌克兰自己也被排除在起草过程之外。

01 边缘化的艺术:谁在决定乌克兰的命运?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的一句话道破了天机:“对于任何计划要成功,都需要乌克兰人和欧洲人的参与”。这话说得客气,背后却是欧洲各国被晾在一边的愤怒与焦虑。

德国外长瓦德普尔的表态更加直白:“所有关于停火的谈判,关于乌克兰未来和平发展的议题,只能与乌克兰讨论和谈判。而欧洲也必须被包括在内”。

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则点明了欧洲的杠杆所在:“我们赞扬和平努力,但欧洲是乌克兰的主要支持者,当然,欧洲的安全也岌岌可危。所以我们期望被征求意见”。

特朗普政府停止了向乌克兰直接提供军事援助,欧洲国家不得不从美国购买武器再转交给乌克兰——这一变化意外地给了欧洲在谈判中更大的话语权。

美国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已经悄悄筹备这个计划一个月之久,从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收集各自能接受的停火条件。而特朗普已听取简报并支持这一计划。

02 不可能的让步:乌克兰的宪法与生存红线

据报道,这份和平计划要求乌克兰割让整个顿巴斯地区给俄罗斯,包括乌克兰军队目前仍控制的部分。

这对于乌克兰而言不仅是国家领土的丧失,更是对仍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乌克兰人的背叛。

帮助撤离战争难民的公益组织“帮助离开”的共同负责人奥莱娜·胡巴诺娃指出:“我们会把他们交给敌人,或者告诉他们无处可去,没有钱也没有支持。乌克兰不仅仅是领土,乌克兰是人民”。

计划还要求乌克兰裁减一半军队,限制其武器系统,禁止外国部队担任停火维和人员,并暂停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数年。

对美国而言,这可能只是地缘政治的棋局;对乌克兰而言,这却是生死存亡的抉择。

乌克兰议员雅罗斯拉夫·尤尔奇申将美国的做法比作1938年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的让步,认为华盛顿正在施压侵略的受害者接受领土损失,以换取“虚幻的安全保证”。

 03 外交迷雾:各方表态藏玄机在这场和平计划的风波中,各方的公开表态犹如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会见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后表示,双方探讨了“实现真正和平的方案、阶段性工作安排与对话机制”,并强调乌克兰与美国团队将共同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泽连斯基办公室的声明称,他期望在未来几天与特朗普讨论“外交机会以及实现和平所需的关键要素”。声明特别指出,“自今年年初以来,乌克兰一直支持美方有关结束俄乌冲突的提议”。

这些谨慎的措辞反映了泽连斯基的艰难平衡——他不能表现出完全拒绝美国提案的态度,以免激怒特朗普;同时又不能同意那些违背乌克兰宪法和核心国家利益的条款。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则一如既往地玩着文字游戏:“目前没有正在进行的相关咨询”,但又补充说“确实有接触,只是不能称之为咨询的过程并没有发生”。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证实,特朗普支持这项新计划,并表示在德里斯科尔与泽连斯基会谈后,白宫感到“乐观”。

但她拒绝透露计划具体内容,只表示计划“还在不断修订”,白宫相信冲突双方应能接受。

04 欧洲的觉醒:地缘政治觉醒的催化剂?

这一和平计划泄露的消息,可能成为欧洲战略自主意识的又一次觉醒。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的发言已经显示了这种倾向:“我们没有听到俄罗斯方面的任何让步。如果俄罗斯真的想要和平,它早就同意无条件停火了”。

法国外长巴罗和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等人再次呼吁立即无条件停火,这一立场与美国的和平计划形成了微妙差别。

欧洲国家普遍将俄罗斯的行为解读为普京坚持要兼并更多领土,他们认为现在的法定边界是符合国际法的,通过武力改变边界就是侵略行为。

在这种共识下,欧洲不可能接受一个牺牲乌克兰领土主权、奖励俄罗斯侵略行为的和平计划。

05 泽连斯基的困境:内外夹击中的生存之道

泽连斯基面临的困境可谓内外交困。

战场上,乌克兰面临着俄罗斯更大的军队压力。内政上,他正在应对一个涉及能源领域的大规模腐败丑闻,这一丑闻已引发公愤。

国际层面,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他接受一个实际上意味着乌克兰投降的和平计划。

泽连斯基对此心知肚明,他的声明经过精心措辞:“自战争爆发第一天起,我们的立场始终明确且简单:乌克兰需要的是真正能抵御‘第三次入侵’的和平,是尊重乌克兰独立、主权和人民尊严的体面和平。”

他特别强调:“我们深知美国的力量与支持对实现和平至关重要,不愿失去这一助力。同时清醒认识到俄罗斯并无真正和谈意愿——否则战争根本不会爆发。”

这些言论反映了他的艰难平衡行为:既不能激怒特朗普政府,又不能同意一个注定会撕裂乌克兰的和平计划。

回首历史,强权国家在小国命运上划定的红线,总带着几分熟悉的傲慢。美国务卿鲁比奥称和平需要“双方都同意困难但必要的让步”,但何为“困难”,何为“必要”,全凭强者的定义。

乌克兰议员尤尔奇申曾一针见血:“他们想要快速的和平,以他们认为较弱的一方为代价”。

而欧盟外交负责人卡拉斯反问得漂亮:“如果俄罗斯真的想要和平,它早就同意无条件停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