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真没法打了,17万俄兵猛攻乌克兰,乌方仅剩一条死亡走廊

烽火连天的顿巴斯平原,红军城硝烟弥漫,乌克兰士兵透过无人机操纵屏看到的不仅是俄军的推进,更是整个战局的残酷写照。俄国防部

烽火连天的顿巴斯平原,红军城硝烟弥漫,乌克兰士兵透过无人机操纵屏看到的不仅是俄军的推进,更是整个战局的残酷写照。

俄国防部5日宣布,俄军对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库皮扬斯克和季米特洛夫三地的包围圈正在继续缩小,一些被包围的乌军部队已开始投降。

面对这一局势,乌克兰前国防部副部长德涅加公开呼吁乌军尽快撤离红军城和季米特洛夫,直言“现在坚守已经毫无意义”。

红军城陷落,顿巴斯防线命门被破

红军城,这座面积仅20平方公里的城市,却是顿巴斯战局的命门所在。六条公路与五条铁路在此交汇,承担乌军东部防线80%的后勤补给任务。

一旦失守,俄军便可直插乌克兰中部大平原,威胁基辅。

俄军采取“围三阙一”战术,故意留出一条宽900米的北部通道。然而这条生路实为“死亡走廊”——俄军无人机24小时盘旋,炮兵火力覆盖每寸土地。

任何试图通过的车辆都会遭到精准打击。

乌克兰士兵描述,撤退途中随处可见被焚毁的装甲车残骸,伤员只能在废墟中等待未知命运。战前,乌军在此投入20个旅约8万兵力,至城破时,核心城区仅余5000守军。

俄《论据与事实周报》5日报道,目前约有1万名乌军被包围在上述地区。俄军事专家齐莫夫斯基表示,乌军残余部队正在逃离红军城,指挥员试图将部队调往季米特洛夫集结力量进行突围。

俄军此次的战术与以往截然不同。战役初期,俄军曾试图复制巴赫穆特式的“绞肉机”战术,结果在乌军无人机与炮兵协同下损失惨重。

一段战场视频显示,29辆俄军装甲车组成的突击队在外围平原遭FPV无人机群猎杀,12辆装甲运兵车和2辆坦克被毁。

这种代价迫使俄军彻底转变思路。俄军放弃步兵强攻,转而使用FAB-3000系列重型航空滑翔炸弹。这种3吨级炸弹由战机在安全空域投掷,滑翔数十公里后精准砸向目标,一击便可摧毁深层加固掩体。

一名投降的乌军军官描述:“我们躲在深达10米的地下工事,爆炸瞬间就像地震,混凝土碎块混着战友的血肉砸下来。”

同时,约200支俄军特种突击小组化整为零,沿下水道和废墟渗透城区。他们避免正面交战,而是用FPV自杀式无人机逐个清除乌军火力点。

一名参与巷战的俄军士兵描述:“我们像老鼠一样在墙缝里穿行,用无人机确认房间安全后才突进。有时一栋楼要争夺三天,但阵亡人数只是个位数。”

后勤绞杀战,乌军陷入绝境

对守城乌军而言,后勤线的断裂远比俄军的正面进攻更为致命。俄军预判乌军会全力驰援红军城,提前掌控了通往城区的关键公路,并建立起“死亡封锁线”。

俄军方11月3日公开的战场视频显示,俄军对所有试图向红军城运送弹药、物资的乌军车辆实施无差别精准打击,彻底切断了守城部队的后勤生命线。

随着战役推进,乌军逐渐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食物、饮用水、药品等基本物资消耗殆尽,受伤士兵无法得到救治也无法撤离。

士兵每日配额仅为一瓶水和20发子弹,伤兵因无法后送在战壕中哀嚎等死。

乌军曾尝试通过微型无人机运送药品,但面对俄军全频段干扰,多数坠毁。一名乌克兰后勤官承认:“我们像用吸管给马拉松运动员喂水,根本无济于事。”

红军城战役期间,乌军内部矛盾公开化。无线电通讯记录显示,为阻止溃退,亚速旅成员被部署为“督战队”,向放弃阵地的乌军士兵开枪。

一段流出的无线电录音记录了一名乌军士兵的怒吼:“你们这些刽子手!俄军炸不死我们,自己人却要打死我们!”

曾被视为“北约样板”的第155法械旅率先举白旗,其配属的豹-2坦克营更是不战而逃,下落成谜。该旅全数列装西方装备,接受美军训练,却被俘军官供出北约情报共享流程和通讯密码。

俄军随之加强对援助物资的猎杀,一批刚运抵的“悍马”装甲车在转运站遭导弹摧毁。

与此同时,乌军高层指挥系统出现明显分歧。英国军事分析家梅尔库里斯称,泽连斯基和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之间就前线局势存在严重分歧。

泽连斯基下令乌军向顿涅茨克继续进攻,而瑟尔斯基拒绝执行,理由是乌军根本没有进攻的力量。

下一站,战略死局已然成型

红军城失守后,邻近的塞维尔斯克也陷入被包围的窘境,乌军北线防御体系面临全面崩溃风险。与此同时,俄军在库皮扬斯克方向控制75%区域,红利曼东郊亦取得突破,多重压力下的乌军已显露疲态。

更严峻的是,俄军控制红军城后,工兵部队开始清理废墟、铺设临时道路,坦克纵队朝着斯拉维扬斯克方向推进。一旦俄军达成目标,乌军在顿巴斯的防御体系将被切割成相互孤立的碎片。

面对这一局势,乌克兰最坚定的盟友也开始表现出忧虑。美国驻北约大使惠特克4日在基辅会见乌总统泽连斯基时称,必须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这一表态被解读为美国可能施压乌克兰回到谈判桌。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前线视察期间仍试图提振士气,称俄军一再被迫推迟为控制波克罗夫斯克而设定的最后期限。然而,对于坚守在战壕里的乌军士兵而言,这种表态与前线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红军城战役成为现代城市战的残酷样本。俄军将侦察无人机、攻击无人机与电子战系统组网,实现“发现即毁灭”的闭环。一名俄军指挥官形容:“我们像玩即时战略游戏一样操作,屏幕上的红色标记消失,就意味着目标被清除。”

而乌军士兵兰巴德的话语更加直白:“你问我现在最缺什么?答案是人。真正有斗志的战士,愿意战斗、愿意开枪、愿意击杀入侵者的人。”

红军城的硝烟尚未散尽,但坦克纵队已朝着斯拉维扬斯克方向推进。乌军残部退守至城外最后一道防线,而他们的背后,是广阔无垠的乌克兰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