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12 T01的三门和皮卡复刻牧马人和角斗士路径略显生硬

当BAW宣布将推出三门版212 T01和皮卡版车型时,硬派越野圈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为经典IP的延续欢呼,也有人冷眼

当BAW宣布将推出三门版212 T01和皮卡版车型时,硬派越野圈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为经典IP的延续欢呼,也有人冷眼旁观:这究竟是创新突破,还是对国际品牌的生硬模仿?从目前曝光的谍照和参数看,这两款新车虽试图在细分市场寻找机会,但“复刻式设计”的争议与硬派越野市场的现实困境,让这场产品扩张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三门版212 T01的谍照中,短轴距、双门造型与Jeep牧马人三门版如出一辙,连轮眉弧度、引擎盖铆钉等细节都高度相似。这种设计虽能快速吸引牧马人潜在用户的关注,却也暴露了原创性的缺失。同样,皮卡版车型的方盒子造型、侧开式尾门与外挂备胎,与Jeep角斗士的相似度超过70%,甚至货箱长度、轮距等数据都接近。尽管BAW通过防空灯、三段式中网等经典元素强调“212基因”,但消费者更直观的感受是“平价版替代品”。这种设计策略虽能短期内收割流量,却难以建立独特的品牌认知。

Jeep角斗士作为全球硬派皮卡的标杆,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足千台,即便降价15万元仍难改颓势。其核心问题在于:硬派皮卡用户追求的是工具属性与越野性能的平衡,而角斗士高昂的售价(进口版超50万元)和较低的装载实用性,使其陷入“既不如工具车便宜,也不如越野车专业”的尴尬。BAW皮卡版预售价虽可能下探至15万元,但若仅复刻外观而忽视货箱容积、拖拽资质等核心参数,仍可能重蹈角斗士覆辙。更关键的是,国内皮卡市场正从工具型向乘用化转型,长城炮、长安览拓者等车型已占据主流,BAW的“复刻路线”能否突围存疑。

硬派越野车用户的核心诉求是“可靠性”与“改装自由度”。老款212虽因电器故障频发被诟病,但其非承载式车身、前后硬桥结构仍被视为“越野底子扎实”。然而,BAW在三门版和皮卡版上未对底盘进行实质性升级,仍沿用前后五连杆整体桥式悬架,这种设计虽能降低成本,但在连续颠簸路面的耐久性仍需验证。反观坦克300,其通过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低速四驱模式的组合,配合丰富的改装接口,成功将越野门槛拉低至20万元区间。BAW若仅靠“复刻外观”和“低价策略”,而忽视用户对动力系统、差速锁配置等硬核性能的需求,可能难以打动核心玩家。

212作为中国越野车的图腾,承载着几代人的情怀。但BAW近年来的操作——从“狙击手”到“T01”再到三门版/皮卡版,更像是在透支品牌历史资产,而非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当消费者发现“新212”只是“换壳产品”,而非技术或体验的革新时,情怀终将转化为失望。相比之下,坦克品牌通过“机甲风格设计+智能化配置”重新定义硬派越野,牧马人则持续强化“越野文化符号”,均未陷入“复刻争议”。BAW若想真正突破,或许需在保留经典元素的同时,探索电动化、智能化等新赛道,而非停留在“形似”层面。

BAW的三门版和皮卡版车型,像是一场“情怀与现实的博弈”。它们能快速吸引眼球,却也暴露了创新能力的不足。在硬派越野市场日益内卷的当下,仅靠“复刻”或许能赢得短期流量,但长期来看,唯有技术突破与用户体验的深度打磨,才能让经典IP真正焕发新生。否则,这场“复刻游戏”终将沦为市场浪潮中的一朵浪花,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