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45年3月,日军经过休整之后,开始准备发动新一轮攻势。此时南阳一带已经已成为抗战的前沿阵地,西峡口山区更是成为通向川、陕大后方的屏障。
按照《昭和二十年之中国的派遣军》,“老河口作战”一章的记载:1944年12月中旬,日军第12军高级参谋,大佐析田正男被召到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寒川吉溢大佐让他制定了一个占领湖北老河口飞机场的作战方案。
按照这个作战方案:日军将要兵分三路,占领南阳,攻打老河口机场,最后夹击襄阳。
这个方案,日军参考了德国“闪电战”的特点,把所有的95式、97式坦克集中起来,利用战车的机动优势,南北两路夹击,直取湖北老河口,这就是后来的“豫湘桂”大战的第一步。
析田正男很快就做出了第一版方案,基本战略部署如下:
一、以110师团(木村经广)及战车第三师团(山路秀南),从驻地南下进攻老河口,而115师团(山浦英吉)及骑兵第4旅团则由驻地西进,攻老河口。
二、南北两军会师后,老河口自易夺取。为牵制第一战区潼关方面之主力,再由110师团110联队伴攻陇海路之洛宁、故县。
三、由湖北39师团(佐佐真之助)派兵一部向北伴攻,牵制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的兵力。
但是,这个方案被12军参谋长中山源夫少将给否定了。因为自古以来打襄阳必取南阳,南襄盆地的地形决定了,日军即使拿下老河口,也很难立足。
中山源夫之前没有在中国的作战经历,但是他的主要战绩都是在菲律宾战场上取得的。其实战经验鹤作战水平,并不在析田正男之下。
中山源夫的理由很充足,第二战区胡宗南的部队训练及装备均精良,且抗战多少年来很少参战。若我军向老河口进攻,胡宗南将军的精锐部队必由西面出击,则对我军行动影响甚大。
所以,在1945年1月19日,中山源夫向司令部提出了第二套作战方案:利用重庆军战区衔接部位的弱点,进行“贯穿突破”。因此,更容易机动的南阳平原,向西作战成为首选。
这套作战方案被12军司令官鹰孝森,以及日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高度认可,并付诸实施。内山少将认为,占领老河口并不难,需要注意的倒是陕西胡宗南的部队。西峡口这个战略要地,要举行重点进攻。
为了完善这作战计划,日军还特意调来了117师团的参谋佐佐木四郎,辅助完成作战计划。
1945年2月7日,在郑州的日军12军司令部里,日军召开了兵团参谋长以及骑兵旅团高级副官会议,秘密下达了关于老河口作战的命令:先集中兵力攻占南阳,然后分兵攻击老河口,占据西峡口之后,最后夹击襄阳。
一边是打河南的西峡口,另一边是打湖北老河口,所以这个计划被日军称之为“门计划”。
根据后来解密的《昭和二十年中国的派遣军》中记载:参加这次会议的有:
第110师团参谋长末永光男大佐
第115师团参谋长村中嘉二郎大佐
第117师团参谋长江口浩平大佐
战车第3师团参谋长向田崇彦大佐
骑兵第4旅团高级副官竹下忠实少佐
多年后,已经身处台北的王仲廉,看到了日军的这套行动方案十分感慨:如果以日军第十二军现有兵力,如果只进攻老河口,绝对游刃有余。
但如果这支部队深入豫西地区,甚至可以直接攻下豫陕交界的西坪镇。但是其所占地区较广,所需兵力亦大,若不能适时获得支援,可能造成首尾不能相顾,殊为不智。
根据85军军长吴绍周的回忆录记载,1945年1月,他就跟王仲廉、78军局长长赖汝熊,三人一起到西安面见胡宗南,请示伏牛山地区作战方案。
在作战沙盘上,胡宗南先要求吴绍周在地图和沙盘上,按该军现有兵力,作防御部署;又要赖汝熊就他的防区作战部署,详为说明。
此时,宛西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一道从西峡口奎文关到淅川毛堂的防线。赖汝熊说:“目前由西峡口以西沿豪陕公路到西坪,由我第七十八军及工兵九团合力构筑十线的防御阵地。
虽缺乏有掩盖的工事,但利用有利的地形,所构筑之阵地具有甚大之切强性。
另外,配属本军的第八十五军野炮营(法造炮九门),已在西坪以西公路两旁构筑阵地,并对阵地及前地进行测地作业。”
王仲廉的感慨在于:这个作战计划非常呆板,全部围绕着公路沿线如何,正面阻击、侧击、夹击,如何截断敌后,施行尾击。
其作战半径完全围绕豫陕公路开展,在沿途公路两侧山地及伏牛山区电粮屯弹。完全没有穿插、包抄,更不要说如何收复南阳、鲁山、嵩县,截断平汉路的想法和打法。
日军析田正男的作战方案,其实也是在赌国民党部队的心思。蒋军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已是惯例。更何况,我军同样面临弹药匮乏、兵源不足的问题。
1945年3月,日军进攻之前,97军赖汝雄所部在西峡口(西坪镇)、商南清油河整补,黄咏遗师在淅川荆紫关,鲍汝礼师在淅川县休整。裴昌会部的一个军在卢氏,刘茂恩的第15军在朱阳关。
吴绍周的八十五军在嵩县以西的潭头、黑峪、庙子监视鲁山、嵩县城内之敌,固守伏牛山要点。
胡宗南的第一军、九十军、二十七军在渔关作为策应。
国民党的一个师,纸面人数8000人,实际只有3000到4000人。更何况,这些都是刚刚从中原会战撤下来的部队,损失很大,战斗力不足。
只有85军吴绍周的110师,总算还保存了建制。其余各军武器、装备、训练都是疲弱之师。
所以,西峡口战役注定是一场恶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