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国家住建部推出了"四取消、四降低"的楼市新政。对于近年来一直疲软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新政好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为购房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这也算是房地产救市的又一招吧。这项新的政策,从取消限制性措施、降低购房成本两个维度双管齐下,有可能会改变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
有人认为,这次的"四取消",政策松绑的力度很大,可能是前所未有。一是取消限购的政策,让外地户籍的家庭,不再需要苦等社保缴纳的年限,新市民群体,因此获得了平等的购房权利。以北京为例,原本需要连续缴纳5年社保的非京籍家庭,现在终于可以购买房子。二是取消了限售,解除了房产交易的冰冻期,业主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自主决定出售的时机,不用再受"取得产权证满X年方可转让"的限制。
三是取消了限价,房企可以根据市场供需自主定价,这将使部分性价比高的楼盘,重新获得购房者的青睐。四是取消了"普通与非普通住宅"的划分标准,直接降低了契税、增值税等交易成本。据有关人士测算,一套价格在500万元的改善型住房,仅税费一项就能节省出来近20万元。
"四降低"的政策则,是从金融角度发力,切实减轻购房者的负担。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至2.85%,创造了历史的新低。按照贷款100万元计算、以30年期计,每个月偿还的贷款,减少了约1200元。同时,首付比例统一下调至15%,大大降低了购房的门槛。以深圳一套400万元的刚需房为例,首付从120万元直降至60万元,让更多年轻的购房者,看到了安居的希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存量房贷款利率的调整,将为全国1.5亿房贷家庭(所谓的房奴),每年减少利息支出大约1500亿元,相当于每个家庭,每年节约利息支出1万元。而"卖旧买新"税费的减免政策,让不少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会得到实实在在的的好处。
从房地产市场的反应看,这项新政实施一周以来,有些重点城市的看房量环比增长了35%,二手房的挂牌量增加了20%,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当然,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商品住宅的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波动,说明政策在激活交易的同时,也保持了市场的稳定性。
从现在来看,国家高层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可能会继续沿着市场化与法治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土地供应、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买房将不再是"踮着脚"的艰难选择,而是量力而行的理性消费。当住房回归居住本质,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有购房计划的朋友,不妨多做一些功课:密切关注当地的实施细则,比较不同银行的贷款政策,实地考察心仪的楼盘。当然,也要认识到,政策红利是阶段性的,住房消费终究要建立在自身的经济基础之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