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故宫都用的这项技术,最强地下防水工程!水分子都渗不进来!

近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项目——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完工,一、二标段

近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项目——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完工,一、二标段分别由上海宝冶、中建八局承建,为了给文物保存提供防水防潮、恒温恒湿的安全环境,本工程创新应用“自修复混凝土技术+电渗透防潮技术”两项前沿防水技术,真是做到水分子都渗不进来!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防水技术

一自修复混凝土技术

自修复混凝土,也称作自愈合混凝土,作用机理是在混凝土内部或表面掺入裂缝自愈合修复活性化学物质,专业术语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一旦混凝土产生细微裂缝,便可遇水溶解渗透,与水泥水化产物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针状结晶体,填塞微裂缝实现自愈合。

裂缝自愈合作用机理示意图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通过自主研发,成功突破核心外加剂技术,混凝土0.6mm裂缝可以自动结晶愈合,实现结构刚性自防水。

在结构刚性自防水的基础上,项目还创新应用了可实现与结构同寿命的“皮肤式”防水材料——丙烯酸防水涂料,结构满粘,刚柔结合,进一步确保项目百年防水目标。

自修复混凝土

丙烯酸防水涂料

二电渗透防潮技术

电渗透防潮技术,是在结构内侧和外侧分别布置阳极和阴极,并施加脉冲电压,利用电场力使得水分子由内向外定向流动,从而排出渗透在结构毛细孔内的水分,杜绝外侧潮气渗入室内。

电渗透防潮作用机理示意图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在挡土墙内壁等防水重点管控位置敷设阳极线,在室外肥槽埋设负极棒,根据文物对于温湿度的要求,分区独立精确控制。

电渗透防潮阳极线敷设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两项技术的应用,让液体水和气态水都“无路可走”:

自修复混凝土技术,通过裂缝自愈合,封死液态水渗入路径;

电渗透防潮技术,通过施加电场力,又将气态水排出毛细孔。

这两项建筑防水前沿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从根源解决建筑渗漏和受潮质量通病,有助于建设恒温恒湿高品质室内环境的“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