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炸,再炸,王炸!中国对美国又打出一张牌,锂电池入局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一则公告,让美国人工智能行业开始担心会面临潜在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中国在加强稀土出口管控的同时,又宣布要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一则公告,让美国人工智能行业开始担心会面临潜在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中国在加强稀土出口管控的同时,又宣布要对高端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材料进行出口管制。这一连串的动作,被外界看作是中国针对美国贸易霸凌行为打出的有力“反击牌”。

10月9日这天,中国商务部跟海关总署一块儿发布了2025年的第58号公告,公告里决定要对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这些相关的物品进行出口方面的管制。这次要管制的物品清单里,有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或者比这还高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还有那些特别关键的正负极材料,以及制造这些材料要用到的设备和技术。

这些管制物项可不是普通电池,而是支撑数据中心、电网储能等高端应用的关键材料。公告里明确说了,要出口公告里提到的这些物品,必须得向国务院的商务部门申请许可,这个规定从2025年11月8日开始正式施行。

中国商务部的发言人特别指出,这次实施出口管制,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同时也是为了履行防止武器扩散等国际上的责任和义务”。这个合理又合法的做法,却在美国的人工智能产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中国在全球电池的供应体系中,有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全球大约96%的负极材料生产能力,还有85%的正极材料生产能力都掌握在中国手里。美国电网用的那种大规模锂离子电池,大约有65%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那么,当美国人工智能的爆发遇上中国电池管制,会有什么结果呢?

可以说,中国这次的举措,就像是直接掐住了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在能源供应上的关键命脉。如今人工智能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可这背后是惊人的能源消耗。从2017年到2023年这短短几年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就已经翻了一倍还多,照这个趋势下去,预计到2028年,用电量会涨到原来的三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性能的电池储能设施就变得格外重要了,它们是维持美国电网稳定运行、保障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出的报告里也讲了,电池储能系统可厉害了,它能把多出来的可再生能源存起来,等要用电的时候,再把存着的电放出来。这么一来,就能避免停电,让电网运行得更稳当。

其实呢,美国电池储能市场现在发展得可快了。往回看十年前,美国公用事业那块儿,电池装机量特别少,几乎就跟没有一样。可到了2024年,这装机量一下子就涨到了26吉瓦。就说得克萨斯州,光去年一年,就有差不多4吉瓦的电池容量开始用了,这些电给300万户家庭供电都没问题。

展望未来十年,美国全国计划新增的电池容量预计会高达136吉瓦。不过呢,要是没有中国供应链在背后支持,美国想实现这个目标,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方相关措施一出台,美国那些电池公司的股价立马就跌了,跌幅超过了12%,这可是从8月12日以来,它们遇到的最大单日跌幅了。特斯拉的股价也跟着跌了5%。为啥呢?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或多或少地依赖着中国的电池组件。

曾经的特斯拉和松下公司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电池制造的负责人指出:“东南亚许多新建的电池工厂都会受到影响,因为这涉及它们的原材料供应。”内华达州电池制造商首席执行官无奈地表示,中国的举措“给本就紧张的全球供应链增加了一层复杂性”。

就在同一天,中国商务部还发布了另外三项公告,分别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以及5种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样,稀土管制就直接覆盖了14纳米以及以下的逻辑芯片,还有256层以及以上的存储芯片的研发生产,还包括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

商务部2025年第61号公告明确规定,最终用途如果是研发、生产14纳米以及以下的逻辑芯片,像256层及以上层数的存储芯片,还有那些可能用于军事方面的人工智能研发项目,如果提交了出口申请,都得一个一个仔细审核才行。

公告里清楚说明了,有些情形基本上是拿不到出口许可的。举个例子,要是有人申请把东西卖给境外的军事用户,或者申请出口的对象是处在出口管控名单和关注名单里的进口商、最终用户,那这些申请大概率是过不了的。这些管控手段,就好像是专门冲着美国军工产业和人工智能发展里的软肋去的,精准打击。

中国在贸易这块儿积极行动,推出了不少有力度的措施,在金融方面的战略规划也在加快推进。眼下,中国正主动降低所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同时大力增加黄金储备量。以2025年2月为例,中国抛售了价值22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经过这次操作,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下降到了7750亿美元,这个数字达到了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与此同时,中国的黄金储备已经16个月连续增长,自2022年以来增加了300多吨。市场情报显示,中国的实际黄金储备可能超过1万吨,远超官方报告数量。

这套“抛美债、囤黄金”的组合拳,背后是中国对美元武器化的担忧,以及参与金砖国家去美元化倡议的战略选择。

在加速去美元化的同时,中国也在全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此时,正值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启动十周年前夕。经过十年的发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现在已经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使用了。到2025年8月底的时候,这个系统已经有176家机构直接参与,还有1552家机构间接参与进来。

每年这个系统处理的金额能达到175万亿元,而且十年来每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43%。就说今年上半年吧,CIPS系统处理的业务就有403万笔,涉及金额90.2万亿元,它已经成了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的重要力量。

另外,在国际舆论这块儿,中国也积极地行动起来了。最近,在联合国大会的场合里,中国常驻联合国的副代表耿爽直接把美国“拎”了出来,对美国搞的单边制裁政策提出了批评。耿爽说,美国这种单边强制的做法,明显是跟联合国宪章还有国际法对着干,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更是成了侵犯其他国家人权的坏工具。

耿爽在联大发言时毫不避讳地指出:“美国等极少数国家仗着自己实力强,乱用自身优势,把单边制裁当成武器和手段来使,他们这么做背后的想法,其实就是弱肉强食那一套丛林法则。”

现在,从稀土领域到锂电池行业,从美元资产方面到人民币结算业务,中国正在贸易和金融等好几个方面,重新制定和美国较量的规则。在这场较量里,中国已经不是被动挨打了,而是开始主动出击、塑造局面,用美国最熟悉的方式和话语来进行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