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古代帝王三杰:李煜的词,宋徽宗的画,明熹宗的木工甲天下。

李煜,南唐后主,南唐的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通书法,善于绘画,通晓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造诣上成就最高。李煜的

李煜,南唐后主,南唐的最后一位国君。

李煜精通书法,善于绘画,通晓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造诣上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其亡国后的词作更是题材广阔,感怀故乡,含意深远,在历朝历代的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因此被称为“千古词帝”。

我们现在能读到的李煜词大概有30多首,他的词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题材变化丰富,有描写宫廷豪华生活的,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有描写男情女爱的,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也有描写离别愁绪伤感的,如《清平乐·别来春半》;还有描写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渔父词·浪花有意千重雪》。李煜前期的词有模仿的痕迹,但他的词的艺术和境界都明显不同于花间词人。

李煜在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重大变故后,他的词作迸发出深刻的感人力量,出现了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不论是前期的生活之作,还是后期整日以泪洗面之作,李煜的词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特点,那就是“真”。正因如此,李煜才不同于一般词人。

公元794年,李煜在被软禁三年多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生日。这一天,他含泪创作出了一首传世之作《虞美人》。这首词从词牌名中便可感受到那浓浓的亡国之痛。

而当宋太宗赵光义读到这首词时,愤怒不已,数罪并罚,最终赐予他鸠杀之刑。李煜在四十二岁这年,于七夕之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李煜将死之际,不知能否想起自己曾经的“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南唐后主李煜

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

他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一批杰出画家。赵佶的艺术造诣极高,代表作有《瑞鹤图》《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等。

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据说在他降生之前,神宗曾观看了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这种说法当然不足为信,但是赵佶的确有李煜的风范。他自幼爱好广泛,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赵佶即位以后,便以各种方式从全国各地收集历代名家的书画,然后进行全身心的临摹,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执着态度,使他技艺大进,最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画坛翘楚。

宋徽宗的画作与寻常的画家大不相同,他比较注重写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他比一般人更加细微。他最擅长画花鸟,呈现出来的作品不仅精致,而且相当逼真,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宋代有一个叫邓椿的人,称宋徽宗的画达到了“冠绝古今之美”,今日再欣赏他的画作,这种看法确实比较客观,并无夸张。

徽宗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和全才,可惜不是一位好皇帝,他宠信奸臣,穷奢极欲,最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靖康之变后被俘,最后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

《元史》评价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真是恰当精准。

宋徽宗赵佶

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地表最强木工。

朱由校在位七年,上朝不勤,但干起木匠活儿来决不含糊。他的技艺相当高超,甚至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许多式样,令众多工匠望尘莫及,最要命的是这哥们儿无师自通,真正的自学成才,不得不承认艺术天赋是多么重要呀。后人也称他为历史上唯一的“木匠皇帝”。

比如全自动喷泉:用齿轮联动水车,比欧洲早100年玩转水动力;折叠行军床:自带雕花机关,出征露营秒杀现代户外品牌;木制机器人:能端茶送水,吓得宫女直呼“木偶成精”;机关玩具屋:微缩版乾清宫,榫卯结构让工部匠人自叹不如。

凌晨四点的时候,偌大的皇宫万籁俱寂,此时我们这位“鲁班皇帝”正聚精会神地盯着自己的作品,眼神里满是得意。为了自己的这些作品,他可是白天晚上不停,“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你看看,这绝对是“废寝忘食”,以至于“通宵达旦”,“浑然忘我”。

这时,一个宫女来给皇帝送来宵夜,脚底下一个趔趄,差点被摆了一地的凿子、斧子、刨子等绊倒,幸亏端着的碗碟没砸,不然皇帝可要大发雷霆。没关系,只要不打扰这位皇帝干木匠活儿就行,对于朱由校来说,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为了印证自己作品的价值,明熹宗命太监拿着他的作品,悄悄地到集市上去卖,没想到非常抢手,总能卖上好价钱,他非常开心地手舞足蹈。

天启五年五月,朱由校因划船嬉戏,溺水后身患疾病。后虽然痊愈,仍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结果全身浮肿,卧床不起。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崩于乾清宫,年二十三岁。

很多史料中对明熹宗的治国能力过度贬低,而“木匠皇帝”的形象更多源于民间对其治国无能的戏称,而并非其真实能力的表现。

纵观朱由校这短暂的一生,有快乐,也有烦恼,无论怎样,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生也不过如此,夫复何求。

明熹宗朱由校

—————往期回顾—————

民国文人趣事,让你笑到捧腹。

法国瓷器博物馆3件中国青花瓷被盗,瓷器中的爱马仕:元青花。

“探花不值一文钱”:清朝开国因欠税引起的财政风暴。

《西游记》的人生修行史:悟空的蜕变与成长。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18世纪的世界首富和珅。

匈牙利是匈奴后裔吗?中国与匈牙利的“不解之缘”。

盛极一时的大唐,为何因“钱袋子”走向衰落?盛世背后的财政危机。

从流失到回归:圆明园十二兽首的百年坎坷路

伯仲叔季:古人长幼有序的智慧

林冲的雪——《水浒传》里最美的文字

“士农工商”——谁是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