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我学生时代不喜欢读课本上的知识,喜欢偷偷摸摸躲在课桌底下读小说。
那些年武侠、玄幻、修真当道,看了很多与学习无关的书,为此,成绩不好,只知道胡思乱想。读大学,开始接触青春文学,每天心里想的爱情,总觉得自己是王子,会遇上公主,一直在学校里想着盼着,结果到毕业,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学生时代没读过什么好书,工作了,反而开始认真啃书,我疯狂买书,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每年双十一,618,会买很多书,我不知道什么书好,也不知道哪些书该怎么选,冲着名气和作者,胡乱买,买回来天天读。我的工作和文字打交道,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些文化。
我看过很多营销方面的书,最后发现,所有的营销,还得落脚于创意,创意的来源,和阅历、知识储备,外加一点天赋,综合起来,才能写出好的文案。那时我并不知道这是综合体,觉得只要勤恳踏实,不停写,不停思考,迟早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结果可想而知,后天的努力与真正的天赋型选手,还是差得远。我很迷惘,觉得自己连三流选手也比不上。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没有读书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AI来了。我发现它的复刻能力太强,集合人类所有的知识,并且飞速成长,我喊它模仿鲁迅、莫言、村上春树写文章,只要讲内容丢给它,命令模仿,能很快生成。我喊它模仿李白、杜甫、白居易写诗,糊弄外行人完全没问题。它能将一个人多年的努力击碎,令人匪夷所思。
我知道,一个新时代来了。这一年我没有读书,一直在思考怎么与AI共存,它从一开始充满机械的文字,变得越来越有人味,原来稍微看两行,大致能判断是不是AI写的,现在如果不借用工具,基本上无法判断。我开始陷入惶恐,一瞬间觉得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之抗衡。
我从一开始的不屑,慢慢地,变成天天使用,它可以帮我处理许多工作上的内容,但有些文字似乎写不好,比如段子。我写段子卡壳,会丢给它,看能不能帮我写反转。无论我试过多少次,写出来的总不满意,最后还是得自己写。原来AI也有短板。
这一年我没怎么读书,思考和AI共存,后来我明白了,无论AI怎么变化,只要跑在它前面就可以。因为无论如何,它还不是拥有生命的智能体,需要人和它对话,给它指令。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它不曾有过我的生活和经历,无法感受我的喜怒哀乐。我可以不用和它比,因为无论AI怎么进化,也不能复制我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