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惠州一未成年人受侵害案:法律严惩恶行,正义守护纯真

在广东惠州,一起未成年人受侵害案曾牵动人心,案件的每一步进展,既暴露了不法行为的恶劣,也彰显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坚定守护。

在广东惠州,一起未成年人受侵害案曾牵动人心,案件的每一步进展,既暴露了不法行为的恶劣,也彰显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坚定守护。

18 岁的阿杰通过网络游戏结识了 12 岁的女生小敏,明知小敏尚在读小学六年级,属于心智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他却动起了歪心思。以赠送礼物、充值游戏币为诱饵,阿杰一步步获取小敏的信任,多次约其见面并发生性关系。三个多月后,小敏在体育课上突然晕倒,送医检查后,“怀孕 14 周” 的结果如晴天霹雳,击碎了小敏一家的平静。悲愤之下,小敏的家人当即报警,阿杰很快被抓获。

庭审现场,阿杰竟还试图为自己辩解,声称与小敏是 “自愿交往”。但法官明确指出,12 岁属于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论未成年人是否 “自愿”,与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都已构成强奸罪。最终,法院依法判处阿杰有期徒刑 10 年,这一判决为小敏一家带来了初步的慰藉。

然而,伤害并未随着刑事判决的生效而停止。小敏因过早怀孕,不得不接受终止妊娠手术,仅医疗费就花去近 5 万元。更严重的是,此事给小敏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她患上了抑郁症,不敢再踏入校园,只能办理休学,昔日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为了维护小敏的合法权益,其父母决定再次起诉阿杰,要求赔偿医疗费、休学损失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共计 15 万余元。

可索赔之路布满荆棘。阿杰的家人以 “阿杰已受刑事处罚” 为由,拒绝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散布谣言,污蔑小敏是 “自愿勾引” 阿杰,试图颠倒黑白。面对舆论压力与对方的不配合,小敏的父母没有退缩,他们收集了所有医疗单据、心理治疗记录和休学证明,奔波于法院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甚至卖掉家里唯一的电动车凑齐律师费,只为给女儿讨回公道。

最终,法院再次给出了公正的裁决。法官明确表示,刑事处罚与民事赔偿分属不同法律关系,犯罪分子承担刑事责任后,并不免除其民事侵权责任,尤其对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的损害,必须依法赔偿。法院全额支持了小敏一家的诉讼请求,判决阿杰在 10 日内支付 15 万余元赔偿款。

拿到判决书时,小敏的母亲泣不成声,这泪水里满是正义伸张后的释然。如今,在家人的陪伴和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小敏的状态逐渐好转,开始尝试走出房间,偶尔和家人去公园散步,脸上慢慢重现久违的笑容,学校也承诺等她康复后随时欢迎她返校。而在监狱中的阿杰,面对民事判决终于低下了头,或许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一时冲动,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更给一个无辜孩子和家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

这起案件并非个例,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法律用严惩告诫所有人:任何触碰底线、伤害未成年人的行为,都必将付出沉重代价;而守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 “安全防线”,让每一份纯真都能在阳光下安稳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