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欧班列要换 60 个司机、多次换轨,为啥能成跨境物流主力?

你知道吗?有一列像贪吃蛇一样的火车,在亚欧大陆上穿梭,它就是中欧班列。这列火车可不简单,单程最长能达到 13906 公里

你知道吗?有一列像贪吃蛇一样的火车,在亚欧大陆上穿梭,它就是中欧班列。这列火车可不简单,单程最长能达到 13906 公里,从中国的义乌一直开到西班牙的马德里。而且,这一路上要换 60 个司机呢!这么麻烦,为啥还要发展它呢?

一条连通欧亚的神奇铁路

中欧班列自 2013 年开通以来,就成了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货运网络。它有东、中、西三条主要线路,从中国的 61 座城市出发,能到达 25 个欧洲国家的 224 座城市。这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把中国和欧洲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每一趟中欧班列的里程都很长,像义乌到马德里的线路,是最长的,相当于中国东西距离的两倍多。为什么要换这么多司机呢?因为火车要经过很多国家,每个国家的语言和火车信号都不一样,司机的驾照也有适用范围。

而且,不同国家的铁轨宽度也不一样,我国用的是 1435 毫米的国际标准轨,到了俄国或哈萨克斯坦,就得换成 1520 毫米的宽轨,到欧盟境内可能还得再换一次。这样一来,一趟班列单程下来得 20 天左右,和海运时间差不多,但海运不用频繁换列车和司机。

地位重要,优势多多

虽然中欧班列看起来很麻烦,但它的地位可难以取代。首先,海运是点对点运输,而中欧班列就像一辆可以随时停车的公交车,运一次货能在沿途不同城市卸货。西安的克米克公司就说,以前走海运只能连通 15 家客户,中欧班列开通后,客户数量涨到了 43 家。

其次,火车比轮船更有时效性。海运受天气影响大,大风、大雾、暴雪都会让轮船无法出港和靠港。但火车就不一样了,就算遇到暴雪冰封,人工除雪后就能迅速恢复运行。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的准点率高达 95% 以上,而海运只有 70% 左右。

另外,中欧航线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而这几年马六甲附近有美国驻军,是个麻烦事。我国开辟了绕开马六甲的北极航线,中欧班列也起到了替代作用,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多了一份保障。自中欧班列开通以来,中国的货物大量涌入欧洲。以义乌为例,义乌有 50 万种商品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从 2014 年到 2024 年,义乌运往欧洲各国的运输货值从 0.92 亿美元上涨到了 26.2 亿美元,翻了近 28 倍。

中欧班列的新伙伴

不过,中欧班列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受俄乌局势影响,它曾出现过无法顺利过境的情况。所以,我们得有两手准备。我国的中吉乌铁路预计在今年开工,它从新疆喀什出发,经过吉尔吉斯斯坦,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一旦中吉乌铁路开通,将成为另一条连通中欧的路线,能帮助中欧班列规避风险。而且,这对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也有重要意义。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各界对中吉乌铁路都非常期待,他们认为这条铁路会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欧班列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贸易增长,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友谊传递。在 2020 年疫情期间,全球航运市场混乱,中欧班列却成了中欧贸易的 “生命线”。当年 4 月,一列从义乌出发的中欧班列,满载着数百万只口罩和防护服赶往西班牙马德里。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面对复杂的跨境运输挑战,中欧班列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例如,重庆率先试点区块链电子提单融资业务,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运输单证的数字化流转,解决了传统纸质提单验真伪、防篡改的难题,将融资流程从数天缩短至不到 2 天。西安国际港站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海关的数据互联互通,口岸换装时效从过去的 3-4 天压缩至 3 小时内,单日最高开行班列达 24 列,平均每小时就有一趟班列进出。

此外,智能传感器的应用也让货物运输更加安全可靠。在西安的智能物流体系中,集装箱内配备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货物状态,确保生鲜、精密仪器等特殊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稳定。铁路沿线的智能监测设备则对轨道、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实时健康监测,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双向贸易与经济共赢

中欧班列不仅是 “中国制造” 走向欧洲的通道,也成为欧洲商品进入中国的桥梁。以西安为例,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德国奥迪汽车,从欧洲工厂到中国市场仅需 13 天,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近一半,成本降低 30% 以上。武汉的中欧班列回程货物中,波兰的乳制品、德国的精密仪器等欧洲特色产品占比逐年提升,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这种双向流动不仅促进了贸易平衡,还带动了沿线产业升级。江西赣州依托中欧班列,将南康家具产业集群的年产值从建港前的百亿元提升至 2023 年的 2700 亿元,产品远销欧洲 30 多个国家。在欧洲,德国杜伊斯堡、波兰马拉舍维奇等城市因中欧班列的开通,从传统工业城镇转型为国际物流枢纽,吸引了大量物流、仓储企业入驻,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

中欧班列的意义远超物流本身,它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文化纽带、友谊桥梁。通过 “中欧班列文化专列” 等项目,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欧洲的艺术、科技在铁路沿线城市交流碰撞,增进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在 “一带一路” 倡议的框架下,中欧班列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互联互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所以,别看中欧班列要换 60 个司机,还得换轨道,麻烦是麻烦了点,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可太大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呢!这条钢铁丝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续写着亚欧大陆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