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课、兴趣班、补习班,市面上的课程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让父母犹豫不决,不知选哪种好。
在我们这个城市,英语课比较流行,即便是双减之后,很多父母的热情依然不减。
绘画、乒乓球、轮滑、舞蹈…身边孩子上的课程各式各样。
绝大部分父母跟风报课,很少有人知道孩子到底应该怎样选择这些课程。
这10年来我观察到,绝大部分孩子不管小时候上什么课,到五年级以后基本都停止了,初中和高中只有极少的孩子还在上兴趣班。
这说明一个问题:那些兴趣的学习没有得到发展和延伸。
一件事情,如果它不发展、不延伸、缺乏持续性,那就说明这件事的选择方向不对,性价比极低。
先说早教课,早教课的价格不菲。不能说它完全没有用,只能说它类似于游乐园的作用,但却比不上游乐园的自由性。专注力、社交能力也不可能在这类课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再结合它的价格以及孩子的实际需求来看,其性价比实在不高,也不是孩子的刚需。如今,这类机构比10年前少了很多,这说明它并非真正被需要。
一个项目的课程如果真的有用,对孩子有很大益处,那么提供这类课程的机构不会大面积倒闭。而大面积倒闭的情况恰恰说明其中泡沫太多。
不是说不能上早教课,而是说不要对其寄予过高期望,它本质上是一个带宝宝玩耍和游乐的过程而已。
它比不上孩子跟父母玩捉迷藏或者去游乐园自由地结交小朋友玩耍。它只对特殊时期的一部分宝宝有一定作用,对大部分宝宝来说,性价比都很低。
兴趣班是另一种情况。不管哪种兴趣班,都有其特定的针对人群,并且只对一小撮孩子有效。无论这个兴趣班是热门还是冷门,只要契合孩子的天赋,那就是性价比高且有用的。
问题在于,某一个兴趣班可能只适合一个有相应天赋的孩子,但实际报课的孩子却有100个,这就存在没有对应天赋却盲目报兴趣班的现象。
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不仅耗费父母的精力、时间和金钱,还会占用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比如,我身边有位朋友,给孩子报了六种兴趣班,却很少给孩子买玩具,带孩子出去玩的机会也非常少。
这位朋友本该用来带孩子出去玩耍和买玩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全都用来报兴趣班了。这样做性价比就降低了,也是一种错误的决断。
理想的情况是,看清孩子是个怎样的人,了解他的性格和天赋,然后让他去上一个与之强相关的兴趣班。
这种情况具有可持续性,不会出现上到三四年级就停止的现象,而是会一直发展、延伸下去。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并且对孩子的未来有极大帮助。
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的天赋在哪里,其实并不难发现,一般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就能够看出来。
比如,孩子连续几年对搭建乐高感兴趣,说明孩子在空间方面有天赋。这种孩子未来从事建筑、构造绘图等工作会极具竞争力,那么从小就着重培养他的搭建能力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有些孩子的天赋非常小众,市面上没有对口的兴趣班。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特意去报兴趣班,在家培养即可。
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材料,营造一个环境让他自己去拓展。例如,有极个别的孩子对烹饪感兴趣,这时只需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烹饪环境和食材,再买一些相关的书籍,找一些高质量的视频辅助教学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实现延伸发展。
日本天妇罗大师就是在烹饪领域中的一个小众天赋的代表。任何一种兴趣都有可能培养出大师级别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并帮助孩子将其延伸发展。
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会消失,只是在得不到帮助和培养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压制住,等到成年后再想发展就会很困难。
还有极少数的孩子对汉字特别感兴趣,那么培养他在书法、写作以及所有与汉字相关的领域的能力,甚至让他参加作文班这样的补习班,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但对于没有这方面天赋的其他孩子来说,上作文补习班就显得多余且效果不佳。
结语
发现天赋、培养天赋、延伸扩展并持续发展,才是让孩子上兴趣班的真正目的。看到别人上什么就跟风盲目报课是错误的选择,这种错误不仅消耗家庭的财力,还浪费时间和精力。与其做错误的选择,不如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