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25两院院士增选公布!清华9人北大6人领先各高校,中科大大爆发

千呼万唤始出来!可说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是万众瞩目,不仅仅学术圈的人关系,老百姓们也非常关心,想看看究竟那些学者能

千呼万唤始出来!可说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是万众瞩目,不仅仅学术圈的人关系,老百姓们也非常关心,想看看究竟那些学者能够成为新的院士!

在大家的期待中两院院士增选结果终于正式公布!今天咱就好好看看哪些高校在这场激烈的学术比拼中脱颖而出!哪所高校未来可期?

说起国内高校,清华和北大肯定是TOP2,清北之下众生平等不是白说的。不仅仅学生是“学霸担当”,而且学校的学术氛围也非常强大。在这次院士增选中,表现依旧亮眼。清华大学有高达9人成功当选,把国内其他高校远远甩在身后,妥妥地捍卫了工科NO1的地位。北京大学有6人当选,捍卫了top2的尊严。

不管大家怎么说清北,如何如之何,这两所高校在国内就是学术界的“双子星”,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输送了无数顶尖人才。

仔细分析一下清北当选院士的分布,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工程院高校当选的人数越来越少了。现在增选更偏向于那些能够把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地方,像中科院研究所、军工研究所,还有央国企、私企等。这也说明,科研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际应用和产业结合,这对未来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而排名第三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以说是厚积薄发,2025年迎来大爆发。此次有5人当选,紧随北大之后,回顾过往,2021年该校仅一人当选,2023年也仅仅是一人,而这次一下子有5人入选,当然这次的大爆发也是其长期积累的结果,相信未来中科大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这次增选中也表现不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些年发展势头异常强劲,在2023年和2025年这两届两院院士增选中,一共有9人当选,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三。所以华五之下第一校究竟是不是北航呢?很值得大家思索,而北航院士人数的增多,也充分显示了北航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大实力。

上海交通大学本次入选人数也不少,有4人。虽然一开始报名人数较多,达到了120%,但最后入选的这4人也是实力超群。其中科学院和工程院各两人,还有一位是通信方向的院士,属于电类院士。

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在这次增选中分别有3人当选。南京大学这次当选的3人中,信息学部就有两人,分别是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周志华老师,以及电子的施毅老师,还有一位是现代工学院的陈延锋老师。周志华老师其实现在家长关注的很多,流量很大。

不过南京大学的院士增选之路一直挺坎坷,尤其是从2013年开始就异常艰难,直接原因就是当年闻教授和王教授两人的内斗。

浙江大学有3人当选,成绩相当不错。不过在浙大很多校友眼里,这成绩可能还算不上特别突出。这次当选的3人均来自科学院,浙大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校题量大,科研实力也雄厚。

除了上面这些高校,其他高校在这次增选中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复旦大学本届当选一人,2021年1人,2023年2人,25年1人,第六轮学科评估周期总计4人。但是复旦大学认为自己有两人当选,因为牛津大学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教授施扬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而他是复旦大学1978级校友。

武汉大学本届有3人当选,你可以说武大教育人有问题,但是武大的学术能力很强。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均为2人当选。湖南大学本届计算机方向也中了一位院士,不过令人唏嘘的是,这个院士跟湖大无缘,目前已经调任长安大学。未来只能希望该院士不带走自己的团队,但是可能性不算高。中南大学以及首都医科大学也均为两人当选,还有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也有两人当选。

这次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我国高校在科研领域的多元发展和激烈竞争。这也是我国能够崛起的基础硬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