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今天咱得好好聊聊法兰西共和国那位当家的 —— 马克龙。最近这阵子,小马哥可真是把 “憋屈” 俩字演到了极致,一会儿在纽约街头被警察拦着不让走,一会儿在国际上被怼得没脾气,国内支持率还一跌再跌,活脱脱把五常领导人的牌面给玩成了 “喜剧剧本”。咱今天就顺着时间线,好好扒一扒他这波 “水逆” 到底有多离谱,以及法国现在这摊烂事儿,到底该往哪儿走。
先说最让小马哥丢面子的事儿 ——9 月 23 号那回,他刚在联合国大会上硬气了一把,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正美滋滋地往法国驻纽约领事馆赶,结果半道上被纽约警方给拦在了街头。你没听错,是法国总统的专车被拦了!按说再怎么着,一国总统的出行规格也摆那儿,谁这么不长眼敢拦?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 “董子”(文中对相关人物的称呼)的车队要从这条道过,纽约警方临时封路。
这事儿说出来谁信啊?纽约那么大,路多了去了,偏偏就赶上马克龙走的这条?还正好在他刚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 “董子” 不爽他那波操作,故意来这么一出报复。小马哥当时估计脸都绿了 —— 周围全是媒体镜头,自己好歹是 “正球级” 干部,总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怂了吧?于是他干脆掏出手机,直接给 “董子” 打了个电话,用英语交流了一番。结果呢?电话打了也白打,“董子” 那边就撂下一句 “你既然都‘走向承认’了,那再走回去呗”,直接把小马哥噎得没话说。最后没办法,他只能顶着一众人的目光,步行走到领事馆。
后来有人调侃,说小马哥还是对美国不够了解 —— 要是他看了某些杂志就知道,在美国,就算是总统专车也得礼让校车,他要是坐校车,说不定就没这档子事儿了。不过调侃归调侃,纽约市民倒是挺开心,毕竟活的法国总统可不常见,不少人凑上来要合影,给旁边的安保人员吓得够呛,小马哥还得强装镇定说 “没事没事,咱接着走”。
这还不算完,转过天他跟泽连斯基会晤,刚一见面,小泽就嘴欠地问:“你咋这么慢呢?又堵车了?” 这话搁谁身上都得膈应,小马哥只能无奈地说 “你小子别消遣我了”。可这话也没说错,经这么一闹,法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算是彻底崩了 —— 有人调侃,这哪儿还是五常大国啊,分明就是个 “喜剧演员” 聚集地,连林俊杰都能被调侃成郭冬临,法国的国际脸面,算是被小马哥这波操作丢得差不多了。
可能有人会问,都受这委屈了,小马哥咋不直接回国,还在美国待着?说起来也心酸,不是他不想回,是他早就被 “欺负” 得脱敏了,尤其是对美国,简直一点脾气都没有。就说前段时间,有个美国右翼女网红造谣,说他老婆是变性人,还说是他 “爹”,这事儿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小马哥气得不行,跟这网红打官司,还往美国法院提交证据,证明老婆是女性,不是他爹。
可他哪儿想得到,互联网造谣这事儿,本来就是零成本 —— 那些右翼分子根本不在乎说的是真是假,就想看他气急败坏告人的样子,好趁机炒热度、捞政治筹码。你想啊,“我被法国总统告了”,这标题一出来,热度不就上去了?小马哥本来想杀一儆百,结果反倒成了别人的 “流量工具人”,你说憋屈不憋屈?
更让他糟心的是,连英国老友都来 “雪中送冰雹”。英国《每日邮报》专门汇总了一堆他的 “黑历史”,全给发到网上了,每一件都能让他尴尬到抠脚。比如 2021 年他在法国巡视,跟选民致意的时候,被人直接打脸,还被骂 “滚蛋”;今年 4 月去越南访问,下飞机前跟媳妇吵了一架,开舱门的时候,媳妇伸手又给了他一耳光,这事儿直接成了世界新闻头条,下飞机的时候俩人都没牵手;还是 2021 年 9 月,他推广法国美食,高呼 “革命万岁”,结果一颗鸡蛋砸到他左肩上,又弹回脸颊,幸好没碎,不然更丢人;2022 年 4 月在塞尔吉镇的食品市场作秀,跟人握手拍照的时候,突然有人扔过来一个西红柿,吓得保镖还以为是炸弹;就连去乌克兰跟泽连斯基见面,俩人握手摆姿势,小泽都不配合,低着头看地板,英国媒体还嘲讽说 “小泽宁愿蹲在北顿涅茨克的战壕里,也不想跟他拍照”;去俄罗斯跟普京会晤更离谱,普京让他做核酸,他还纳闷 “我全身都检查好了,咋还做核酸”,结果会谈的时候,俩人隔了一张老长的桌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普京防贼呢,小马哥坐那么久,估计腰都快断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小马哥也不是一直这么 “软”。9 月 23 号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的时候,他终于硬气了一回。当时 “董子” 刚抨击完联合国,说联合国是 “无关紧要的机构”,还说 “这破组织要不要都行,电梯都是坏的”。小马哥直接回怼,说 “身为联合国成员国,法国骄傲自豪”,还说现在世界正在分崩离析,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联合国的合作精神。他没点名,但明眼人都知道,他说的就是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 ——“这些联合国最严厉的批评者,想要改变游戏规则,掌控局势,不希望公共利益占上风”,最后还呼吁大家 “携手行动,别让少数人只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紧接着在会晤中,他又针对巴以问题放了狠话。他说没人会忘记 10 月 7 号的事,但战争都快两年了,哈马斯高层越来越少,武装人员却越来越多,所以 “解散哈马斯行不通”。他还直接怼特朗普:“你指望通过内塔尼亚胡获得和平,几乎不可能,内塔尼亚胡对和平事业的贡献,比贾队长对抗日事业的贡献还低”。他认为现在最该做的是停火,可以色列和 “董子” 却怒斥他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为,说这是 “奖励哈马斯”。小马哥也不含糊,回怼说 “我不是奖励哈马斯,是奖励你特朗普 —— 你要是想拿诺贝尔和平奖,就该给以色列施压”,还说 “我早看透你了,你太渴望拿奖了,但不结束战争,你根本没机会”。
以色列那边被怼急了,威胁说要关闭法国驻耶路撒冷领事馆。小马哥也硬气,9 月 24 号直接回呛:“你不敢,你关一个试试,后果自己掂量”,还放话 “要是华盛顿不行动,法国和欧盟就考虑制裁”。不光是针对以色列,他还跟伊朗总统佩泽西奇昂对峙,要求伊朗立刻释放法国公民,不许发展核武器,还提了三个条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人员全面进入核设施、浓缩铀库存完全透明、立刻恢复谈判,不然就联合欧盟制裁。
这下法国媒体可高兴坏了,纷纷吹彩虹屁:“我们的领导人终于支棱起来了!戴高乐先生您瞑目了!” 还有媒体写文章,标题叫《全球责任:从乌克兰到中东,马克龙填补了美国总统的空白》,意思就是 “以后美国管不了的事,法国来管,我们现在是全球警察了”。
其实小马哥这么硬气,也不是没原因的 —— 他敏锐地察觉到,现在国际局势变了。“董子” 跟某些势力绑定得越来越深,各国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国,特朗普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旧的联盟在崩塌,新的联盟在形成,这正是法国 “捞政治筹码” 的好机会。一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能获得国际左翼的支持;另一方面,能转移国内矛盾;最主要的是,能出一口之前被美国和以色列欺压的恶气,挽回自己摇摇欲坠的支持率。
可说到支持率,小马哥真是一把辛酸泪。现在他的支持率只有 15%,不支持率高达 78%—— 要知道 9 月初的时候,支持率还有近 20%,这才半个多月,直接跌了 5 个百分点。更惨的是,他之前拟定的 2026 年预算草案黄了,还差点被不信任动议弹劾下台。有人可能会问,他咋把自己搞到这步田地?这就得说说法国现在的政坛乱象了。
去年法国议会选举后,议会就分裂成了左翼、中间派、极右翼三派,三足鼎立,谁也不服谁。小马哥之前换了好几任总理,尼波尔内、阿塔尔都下台了,现在他把宝全压在了新总理勒科尔尼身上。为啥是勒科尔尼?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俩人是 “超越友谊的朋友”,经常凌晨三点一块喝威士忌,还去海边的布雷冈松堡度假,喝到兴头上就把勒科尔尼认命了。而且勒科尔尼特别懂人情世故,别人遇到挫折,心理医生会说 “调整心态”,他会说 “你没错,是身边有小人克你”,就凭这情商,他在政坛升得飞快。
小马哥选他,就是想让他当 “调解人”,弥补政党分歧。毕竟勒科尔尼以前是保守党人,跟现在的法国共和党关系好;2018、2019 年还有 2023 年的国防预算谈判,他还能跟左右两翼达成共识,通过预算。小马哥寻思着,说不定勒科尔尼能再创奇迹,跟另外两派达成协议,先把预算通过了,让政府正常运行。可他也知道,这事难 —— 要是达不成,大不了再弹劾下台,换一个呗,反正也不差这一个。
可勒科尔尼一上台,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先是想跟前任切割,在演讲里说 “我这届政府跟前政府断绝一切关系,之前的改革跟我没关系,我有我的方式”。第一步就先改了个争议最大的 —— 把之前取消的假期恢复了,毕竟上一任政府就是因为取消假期反对声音太大才倒台的,他可不敢再踩这个雷。然后他又想从 “自己人” 身上削减预算,不过现任官员不敢动,怕他们闹事,于是把主意打到了前任政府成员身上 —— 计划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取消前政府成员的终身福利,比如前总统的国家警察保护、国家资助的汽车和司机、专属私人秘书,还有卸任后三个月 1.5 万欧元的薪酬。要知道 2024 年法国光花在这上面的钱就有近 440 万欧元,勒科尔尼觉得 “这些人都下台了,福利该取消就取消”。
还有赤字问题,之前计划把赤字从 GDP 的 5.4% 降到 4.6%,勒科尔尼觉得太激进,改成了先降到 4.8%,想温和一点。反对党希望不冻结社会支出、加强教育和医疗预算,他也说 “我慢慢想办法”,意思就是 “我退一步,你们也该意思意思支持我”。
可他没想到,自己退一步,反对党却得寸进尺。法国社会党直接提要求:“你得解决养老金改革问题,不然别想达成协议”。这话直接让勒科尔尼绷不住了 —— 全法国都知道,养老金改革是小马哥的核心政绩,要是取消了,小马哥等于啥也没干;而且削减预算和养老金改革本来就是为了减少赤字,改回去的话,赤字不又升上去了?这不是 “搁这搁这” 嘛!
更糟的是,勒科尔尼不光跟反对党谈不拢,跟工党也闹崩了。工党直接在法国民间搞起了抗议,政府说有 50 万人参与,雇主们也跟着凑热闹,一时间法国街头乱得不行,有人调侃说 “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万物井发的境界”—— 当然,这是反话,实际上是乱成了一锅粥。
还有梅朗雄领导的 “不屈法国” 党,给勒科尔尼出主意:“没钱就给富人加税啊,那些人身价几十亿、几百亿欧元,随便掏点,明年预算就有了”。可勒科尔尼哪儿敢啊 —— 富人都是给他们政党捐过钱的,怎么能 “苦了自己人”?9 月 27 号他接受《巴黎人报》采访时明确说 “不会开征财富税,也不会暂停养老金改革”,还呼吁各政党 “放下成见跟我合作”,说 “再不管债务,明年赤字可能到 6%”。
可现实是,法国的债务已经快顶不住了 —— 截止到 2025 年 9 月,法国政府公共债务飙升到了创纪录的 4 万亿美元,跟 100 年前的德意志似的,整个社会一股子怒气没处释放。反对党也不买账,社会党发言人亚瑟・德拉波特还暗示 “不行就接着搞不信任投票”,反正耗着也是耗着。
现在的情况是,勒科尔尼光顾着跟反对派拌嘴,新政府还没组建起来,可 10 月中旬就得提交预算草案了,他还在那儿墨迹。至于他说的 “2026 年赤字控制在 GDP 的 4%、2029 年降到 3%”,现在看来也只是个想法 —— 要是预算草案各方都不同意,直接启动不信任动议把他弹劾下台,法国接下来该咋办?
说真的,看着马克龙和勒科尔尼这俩人的操作,再看看法国现在的局面,真让人唏嘘。曾经的法兰西是何等风光,现在却成了国际上的 “笑话”,国内政坛乱成一锅粥,债务高得吓人,民众怒气冲冲。小马哥想硬气一把挽回颜面,可国内的烂摊子不解决,再硬气也只是 “表面功夫”;勒科尔尼想当 “调解人”,可各方势力互不相让,他也只能在中间受气。
接下来法国会走向何方?勒科尔尼能不能在 10 月中旬前搞定预算草案?小马哥的支持率还能不能上来?这些都得看后续发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要是法国再这么内耗下去,别说当 “全球警察” 了,能不能保住五常的牌面,都得打个问号。咱就接着往下看,看看小马哥和勒科尔尼,能不能把法国从这泥潭里拉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