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场总市值高达2500亿元的IPO,再次让重庆成为全国焦点。
而这次的主角,是赛力斯。

图源网络
10月14日,在港交所聆讯之后,赛力斯董事会批准了H股全球发售的相关议案,由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国际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这意味着,赛力斯即将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新能源车企。
目前赛力斯在A股市值超2500亿元。如果这一次IPO顺利的话,赛力斯将变为年内港股规模最为庞大的汽车IPO。
这既是中国汽车产业一次盛大的资本活动,也将重庆这座西部中心城市推上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大家请注意!
这可不仅是一家内地车企的IPO,更是全球资本对重庆这座城市的一次重新定价。
其背后所传递出的信号将极为明确:
重庆制造业的国际化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为什么?
因为过去十年,港股IPO的主体几乎被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所垄断。
如今,一家来自中国西部的重庆车企竟能成为港股年内规模最大的汽车类IPO,这在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具有极其突出的象征意义。

图源网络
这意味着,重庆将从一个传统制造业重镇,一举蜕变成为具备国际资本属性的城市节点。
重庆产业的国际信任度以及估值体系,已被全球资本重新进行了评估。
而重庆的城市影响力,不再局限于中国西部,而是被正式归入到中国核心城市圈的国际叙事当中。
02
过去重庆的制造业标签,是重工业和内陆工厂;
但如今它的关键词,已经变成了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
赛力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正携手构建中国西部最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态链——从整车到核心零部件;从软件算法到智能座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智造闭环”。
根据官方所公布的数据,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比全国平均水平大幅高出近60个百分点。

图源网络
这背后,是一条从技术创新到资本化的闭环:
技术创新,来自重庆多年的智能制造积累;
资本化,通过赛力斯港股上市完成全球定价;
国际化,则让重庆制造成为“中国智造”的一部分。
赛力斯的成功,证明了重庆不但能造车,还能造势。
它让全球资本都意识到,重庆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单的制造之城,而是积极定义产业的创新之都。
03
产业的高速发展,无疑会加速人口的聚集和流入。
随着赛力斯与华为、字节跳动等头部科技企业深度合作,重庆的高端制造以及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一轮的扩张。
根据重庆市经信委预测,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将新增8万多个就业岗位。其中,中高端岗位占比超过40%。
这意味着,一大批工程师以及众多的设计师、研发人才、数字技术人员将持续涌入重庆。
这些新中产和新技术人群的集聚,不但会对城市的人口结构进行优化,而且还会进一步强化重庆作为西部创新高地所具有的认同感。
今年,重庆启动了新一轮《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对落户、购房、创业给予全链条支持,最高补贴可达30万元。
这说明重庆已正式下场加入了“抢人大战”。
今年6月20日,重庆宣布今年将促进40万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

图源网络
2024年,重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34.5万人。
按照今年的就业形势,40万的目标应该不难实现。
这些新增人口大部分都是拥有高学历高技术的青年人才,正在成为重庆经济与社会活力的主力军。
赛力斯的港股上市,释放出的不只是资本信号,更是一种“人口磁场效应”。
产业升级,带来了高质量岗位;
高质量岗位,吸引着高素质人口;
高素质人口,反过来又推动着城市的创新与消费循环。
04
赛力斯赴港IPO,除了能够刺激重庆市的人口流入之外,还将会对重庆的空间格局进行重新塑造。
过去十年,重庆的城市结构,历经了从“单核”到“多核”的裂变:
渝北、两江新区已成为新能源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的产业高地;
西永、悦来、蔡家等片区,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新兴企业,形成了“科创+居住+配套”的复合生态;
甚至传统的老城江北、南岸也在通过产业导入和城市更新来实现其功能的升级。

图源网络
这种格局变化,让产业布局更加均衡。城市发展的重心,由核心城区向多点进行扩张。城市的增长逻辑,从“土地红利”变成了“产业红利”。
城市竞争进入下半场,比的不再是楼有多高,而是谁能更好地吸引并留住关键的人口与资本。
而这两点,正是重庆正在加速形成的双重优势。
05
价值2500亿元的IPO,不只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更是一座城市价值跃迁的集中体现。
它标志着重庆正逐步完成从制造重镇到全球产业资本重要节点的跨越。
它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流,更是技术流、人才流、人口流的加速聚合。
当资本、产业、人口三股力量在重庆产生共振,一座城市的价值体系便会被重新书写。
未来的重庆,不再是被动地承接政策红利的内陆城市,而是中国经济新版图中最具成长性的力量。而赛力斯的港股上市,正是这场城市跃迁的起点。
重庆,正被全球资本重新定价。
属于这座城市的“资本国际化时代”,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