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孙权为了巩固关系,大手一挥把自己的亲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按理说,妙龄千金配一方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孙权为了巩固关系,大手一挥把自己的亲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按理说,妙龄千金配一方枭雄,本该是一段佳话,可让人奇怪的是,这对夫妻相处三年,愣是没诞下一儿半女。可等到刘备入蜀后,娶了个姓吴的寡妇,反倒接连生了两个儿子。这反差也太大了吧?难道真的是孙尚香不如一个寡妇?其实这背后的门道,法正早就一语道破,说起来既尴尬又好笑。

先说说刘备和孙尚香的婚姻,从头到尾就透着一股 “政治联姻” 的味道。刘备当时借了孙权的荆州,算是寄人篱下,孙权怕他日后做大,又想让他帮着抵御曹操,才想出联姻这招。而孙尚香呢,那可是东吴的掌上明珠,从小就舞刀弄枪,崇拜的是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那样的猛将,压根瞧不上刘备这把年纪还颠沛流离的 “老江湖”。要不是孙权好说歹说,以大局为重,孙尚香才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婚礼当天的场面倒是热闹,荆州和东吴的名流来了不少,刘备喝得醉醺醺地进洞房,结果一推开门就傻了眼。迎接他的不是盖着红盖头、温柔似水的新娘,而是两柄寒光闪闪的宝剑,执剑的是两个身穿甲胄的女子,正是孙尚香的贴身侍卫。再看孙尚香,坐在桌边冷眼旁观,那架势就跟要决斗似的。刘备的酒意瞬间醒了大半,后背直冒冷汗,赶紧假装走错门,灰溜溜地跑到书房凑活了一夜。你说这洞房花烛夜过得,哪有半点夫妻的样子?

从那以后,刘备就没敢再轻易进孙尚香的房门。孙尚香不仅自己习武,还带了一百多个习武的女子当侍卫,出嫁时孙权又给她安排了五千护卫,这阵容简直比刘备的亲兵还厉害。这些人在荆州地界上仗着东吴的势力,恣意妄为、惹是生非,刘备看在眼里,却敢怒不敢言。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孙权的妹妹呢?为了不激化矛盾,刘备只好专门修了一座 “孙夫人城”,把孙尚香和她的人都安置在里面,夫妻二人就此分居,平时想见一面都难,更别说生儿育女了。

更关键的是,刘备心里也打着小算盘。他借荆州本就是权宜之计,早就盘算着夺取蜀地,根本没打算和孙权长久结盟。孙尚香带着这么多侍卫过来,刘备难免怀疑,这会不会是孙权派来监视自己的?万一自己有什么异动,孙尚香这边一声令下,五千护卫就能立刻牵制他,再通知孙权派兵过来,自己可就成了瓮中之鳖。所以当孙尚香表现出对这门婚姻的抗拒时,刘备其实是暗自庆幸的,正好借坡下驴,疏远孙尚香,也避免了被监视的风险。

后来刘备入蜀,孙刘联盟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孙权趁着刘备不在,派人把孙尚香接回了东吴,这对名义上的夫妻从此再也没见过面。刘备拿下蜀地后,立马迎娶了当地的吴寡妇。这位吴寡妇是蜀地世家大族的女儿,之前嫁给了益州牧刘璋的哥哥刘瑁,刘瑁病逝后,她就一直守寡。刘备娶她,一方面是为了拉拢蜀地的本土势力,巩固自己在蜀地的统治;另一方面,吴寡妇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和孙尚香的彪悍截然不同,夫妻二人相处和睦,很快就有了两个儿子。

当时蜀地的大臣法正,就曾私下跟人吐槽过刘备和孙尚香的婚姻,一语道破其中的尴尬:“主公与孙夫人名为夫妻,实则如同仇敌,府中遍布甲士,主公夜不能安寝,何来子嗣?” 这话可谓一针见血。刘备和孙尚香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没有感情基础,一个是被迫联姻,一个是心存戒备,再加上孙尚香的彪悍性格和庞大的护卫队伍,刘备连靠近她都不敢,自然不可能有孩子。而吴寡妇不仅能给刘备带来政治上的助力,还能给她温暖的家庭,生下孩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刘备娶吴寡妇后连生二子,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就是为了辟谣。当初他和孙尚香结婚三年无子,民间就有传言说他在逃避曹操追杀时伤了身体,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对一心想成就霸业、传承基业的刘备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名声。所以他娶了吴寡妇后,很快就有了孩子,用事实打破了谣言,也让蜀地的百姓和官员们放心,证明自己身体没问题,有能力传承大业。

回头再看刘备和孙尚香的这段婚姻,更像是一场互相利用的闹剧。孙权想靠妹妹牵制刘备,刘备想靠联姻稳住孙权,唯独没有考虑过孙尚香的感受,也没有夫妻之间该有的信任和温情。而刘备和吴寡妇的婚姻,虽然也带有政治联姻的成分,但至少双方是互相尊重、彼此接纳的,这才有了后来的子嗣。
说到底,婚姻讲究的是两情相悦、彼此信任,而不是单纯的利益交换。刘备和孙尚香的婚姻,因为掺杂了太多的政治算计和彼此戒备,最终只能走向破裂,三年无子也成了必然。而他和吴寡妇的结合,虽然始于政治需求,却在相处中产生了真情,最终收获了家庭和子嗣。这也难怪有人会说,妙龄千金不如知心寡妇,毕竟在婚姻里,合适比身份更重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