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晋城皇城相府:一座宅院里的“清代名相成长史”

“青砖黛瓦藏春秋,一门三杰耀古今。”在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一座占地3.6万平方米的古堡式建筑群静静矗立——城墙环绕如城堡

“青砖黛瓦藏春秋,一门三杰耀古今。”在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一座占地3.6万平方米的古堡式建筑群静静矗立——城墙环绕如城堡,屋宇层叠似宫阙,门楣上的“皇城相府”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折射出历史的厚重。作为清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这座被称为“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的皇城相府,既是明清官宦宅第的活标本,更是一部立体的清代政治文化史。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为您解码这座“民间故宫”的游览密码。

从“陈家大院”到“文化地标”:一座宅院的600年传奇

皇城相府的历史,要从陈氏家族说起。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陈氏先祖从沁水迁至阳城,以耕读传家。至清康熙朝,陈廷敬崛起为“一代名相”,历经28次升迁,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主持编修《康熙字典》,成为清初政坛核心人物。其家族更出51位举人、12位进士,“父翰林、子翰林、孙翰林”的科举传奇轰动朝野。

“皇城相府的‘皇城’二字,源于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阳城县文旅局文物科科长王晋介绍,陈廷敬晚年告老还乡后,康熙帝为表恩宠,特赐“午亭山村”匾额,并两次驻跸陈宅。因皇帝临幸,民间称其为“皇城”,而本地人仍习惯叫它“陈家大院”。

如今的皇城相府由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两部分组成:内城为明代建筑,依地势而建,城墙高12米,设72道城门、108座敌楼,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外城为清代扩建,仿宫殿形制,砖雕、木雕、石雕工艺精湛。2002年,它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8年晋升“国家5A级景区”,更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深度逛院:在雕梁画栋间读懂“相府文化”【必看建筑与展陈】

内城“斗筑居”:

登城墙俯瞰,内城呈不规则矩形,像一只蛰伏的猛兽。重点参观“世德院”(陈廷敬出生地),院内存有清代“陈廷敬父母诰命碑”,碑文记载其家族荣耀;“容山公府”是陈廷敬伯父的宅第,正厅悬挂的“齿德并茂”匾额为康熙御笔。

外城“中道庄”:

正门“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午亭山村”匾得名,楼内还陈列着陈廷敬主持编修的《康熙字典》手稿复制件。主建筑“大学士第”面阔五间,门楣上的“司马第”匾额彰显陈廷敬曾任吏部尚书的身份,院内“点翰堂”是模拟其当年办公场景的展室,案头摆着仿制的奏折、砚台,还原了“朝堂-宅邸”的政务联动。

河山楼与西花园:

内城中心的河山楼高33米,是明代防御性建筑,曾多次抵御流寇侵扰。楼内保留着“储粮窖”“水井”“逃生暗道”等设施,登上顶层可俯瞰全村。外城西侧的西花园则以江南园林风格见长,曲径通幽处藏着陈廷敬晚年读书的“敬业堂”,堂前“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对联,道尽家族荣光。

【沉浸式体验】

《康熙王朝》实景演出:景区每日上演《迎圣驾》《相府家风》等短剧,演员身着清代服饰,在古街、城门前演绎陈廷敬迎驾、教育子女等场景,游客可近距离感受“帝王与名相”的互动。(演出时间:9:30、14:30,雨天取消)

古宅夜游:夏季每周五、六开放夜场,城墙、院落灯火通明,配合“陈廷敬生平”光影投影,营造“月光下的相府”意境,适合拍照打卡。

文化讲座:每月最后一个周六,景区邀请晋城历史文化学者开展“陈廷敬与清初吏治”“相府家训”等主题讲座,需提前在官网预约(免费)。实用攻略:如何高效打卡皇城相府?【交通与开放信息】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距晋城市区约40公里)。

交通:

自驾:太原出发约3.5小时(二广高速转陵沁高速),郑州出发约2.5小时(郑焦晋高速转晋阳高速),导航“皇城相府景区停车场”(收费10元/天)。

公共交通:晋城市区乘“晋城-皇城”旅游专线(约1小时,票价8元);高铁至晋城东站后,打车约40分钟可达。

开放时间:8:00-18:00(旺季4月-10月);8:30-17:30(淡季11月-3月)。

门票:120元/人(含讲解器租赁);持学生证、老年证半价;6周岁以下或1.2米以下儿童免票。

【游览路线推荐】

经典半日游(适合文化爱好者):

游客中心→御书楼(看康熙御笔)→大学士第(了解陈廷敬生平)→点翰堂(模拟政务场景)→河山楼(登楼俯瞰+看防御设施)→内城城墙(绕行一圈,感受军事防御智慧)→西花园(赏江南园林+读家训对联)→出口处“相府文化展”(系统梳理陈氏家族科举史)。

轻松亲子游(适合带娃家庭):

景区入口乘观光车(10元/人)直达外城→参观《康熙王朝》实景演出(互动性强,孩子感兴趣)→河山楼体验“古代小卫士”(穿盔甲、敲梆子,模拟巡逻)→西花园喂锦鲤+看《陈廷敬教子》皮影戏→出口处买“相府文创”(陈廷敬卡通形象书签、康熙字典笔记本)。

【周边联动推荐】

郭峪古城(车程10分钟):与皇城相府同属北留镇,是陈廷敬家族早期聚居地,保留有明代古堡、地道,可对比参观“官宦宅第”与“民间防御建筑”。

海会书院(车程15分钟):晋城四大书院之一,曾是陈廷敬少年苦读处,院内古柏参天,碑刻林立,适合感受“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

阳城犁川古镇(车程30分钟):以“古商道”闻名,可品尝当地“八八宴”(晋城传统宴席,含16道热菜、8道凉菜),推荐“炒凉粉”“阳城杂格”。游客说:这里不止是宅院,更是一部活的“家风教科书”

“原以为就是个大院子,没想到越逛越震撼。”来自郑州的初中历史老师李女士带着学生研学,她指着“点翰堂”里的“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字家训说,“陈廷敬的家风比建筑更值得学,回去我要把这些写成教案。”

“带孩子来,是想让他看看‘学而优则仕’的另一种解读。”本地游客张先生带着7岁的儿子爬河山楼,“告诉他陈廷敬不是‘官二代’,是一步步考出来的,还主持修字典,孩子听得特别认真。”

暮色中,相府城墙上的灯笼依次亮起,映着“皇城相府”四个大字。这座承载着家族荣耀与历史记忆的古宅,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所谓“文化巨族”,从不是靠财富堆砌,而是靠读书、修身与家国情怀,代代传承。

(文中演出时间、活动信息以景区当日公告为准;文物信息综合自阳城县文旅局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