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女孩经短视频引流治疗后12天去世?能要回钱已经很不错了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小莉帮忙》新近发布的“女孩经短视频引流治疗后12天去世”新闻冲上热搜。大意是:“沈阳马女士16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小莉帮忙》新近发布的“女孩经短视频引流治疗后12天去世”新闻冲上热搜。大意是:“沈阳马女士16岁的女儿得了胶质瘤,在正规医院已经诊断生命周期只有12-18个月了,救女心切下,她便轻信网上“胶质瘤克星”短视频宣传可以彻底消除肿瘤,便带上女儿交了6万元治疗费,可是治疗后的第12天女儿就去世了”。

有必要说明的是,其一女孩去世后,“胶质瘤克星”把女孩母亲拉黑;其二所谓消除肿瘤的高端仪器实为“超声治疗机”(该机构没有治疗肿瘤项目批准证书)。说到底,所谓“胶质瘤克星”就是个骗子,所以相关部门自然是要展开调查。毕竟事情都曝光了,再不管也说不过去。

只是在这个事情上,外围的各方声音却很值得儿玩味。批评女孩父母的人认为,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不信正规医院却还上网求偏方?可问题是,这样的人真的很多,要不然“胶质瘤克星们”怎么能到处横行?

至于批评平台审核失责,就这么说,靠平台审核理论上好像可以拦截骗局,但是真实的秩序里,总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发生。如此之下,只想说能要回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有太多病急乱投医的家属最终都人财两空了。

我们都很清楚,国人在“死马当活马医”的问题上,都是抱着一种道德责任在负重前行。这使得只要能有希望,哪怕是谎言描摹出来的希望,也是有人愿意买单的。所以这导致天然存在一种“胶质瘤克星们”的生存土壤,换句话说,现实存在必然性,会不会被骗全看命运如何安排了。

因此会发现一种悖论,就是舆论上再怎么恨铁不成钢的批评这批评那,到头来该撞南墙的人一点也不会少,甚至有种信息越发达困境越焦灼的趋势。这就出现一种尴尬,有的人是越上网越封闭,而不是越上网越开明。

另外,在“绝症考量”上,国人普遍存在一种认知上谬误。就比如说医院诊断后说患者的生命周期为12-18个月,要是患者生命周期低于12月,或者多于18月,患者家属就认为医院不专业,完全忽视个体例外的情况。

比如低于12月,会认为医院故意误导家属进行治疗;高于18个月会认为医院专业性不够。总之就是只有医院判定了准确的结果,才能完全卸下医疗责任。之所以这样讲,是希望社会层面要对医疗的有限性有基本的认识,而不是把医疗当作神话,

因为不打破这一点,就很容易让“胶质瘤克星们”更神话。也就是说“胶质瘤克星们”但凡遇到一个例外,能超预期的满足患者家属的期待,那么接下来就会有更多患者家属被卷入骗局,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关部门展开调查,“胶质瘤克星们”就能一骗到底。

归根结底,这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回到常识秩序、常识理解、常识维护的层面,整体社会有没有基本标准衡量。如果没有,这种事情出现就不足为奇,因为在公共服务领域,如果没有标准制衡,就意味着给“胶质瘤克星们”留了钻空子的机会。

所以说回“女孩经短视频引流治疗后12天去世”这件事情,就能理解“能要回钱已经很不错了”其实并非悲观或让步,而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维不起权的。可以负责任地说,当下的媒体环境下,《小莉帮忙》能帮着把钱要回来,对于沈阳的马女士来讲也是不敢想的事情,毕竟有太多马女士一样遭遇的家庭,都是人财两空。

不得不承认,不管在什么社会中生活,除了希望秩序避坑,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有避坑的常识。否则就算秩序避坑到处撒网,也会有人绕过一马平川硬往坑里跳。到最后,如果用逻辑解释不了现实,就只能用命运不公糊弄自己了。可这样活一辈子,真的能到死瞑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