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让地修路,承诺循环:惠民路为何成为堵心路

让地修路,承诺循环:惠民路为何成为堵心路一、占地风波:口头承诺换施工让地修路换来承诺,两年后雨天却只能在家铲泥沙?202
让地修路,承诺循环:惠民路为何成为堵心路一、占地风波:口头承诺换施工

让地修路换来承诺,两年后雨天却只能在家铲泥沙?2023年4月,连洞社区启动村道修建工程。施工队进场时未提前与肖典森沟通,直接挖开了他家的竹园。直到施工机械挖到园圃边缘,正在田间劳作的肖典森才发现,并立即上前阻止,施工被迫暂停。得知情况后,连洞社区第一书记符四新、村书记杜涵敏等村干部赶到现场协调,这才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

协调现场,村干部提出解决方案:因修路是集体公益事业,希望肖典森配合让地,同时承诺“待全村主干道硬化时,同步将你家门前3米宽的小路硬化,并且在路口埋设直径50厘米的涵管,防止雨天泥沙冲进院子”。为让肖典森放心,2023年6月28日,符四新、杜涵敏、村领导刘铁军、片长谢根文等几位社区领导,特意在肖典行家中召集部分村民代表在场,再次口头确认该承诺,肖典森这才同意施工队继续作业。

作为以土地为生计的农民,肖典森为支持集体公益,让出约30米长、100多个平方的竹园和园圃。他坦言,正是基于对村干部承诺的信任才配合施工,没想到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二、承诺落空:两次“新承诺”难破困局

村道硬化工程顺利完工,村民们走上了平坦水泥路,肖典森的生活却因承诺落空陷入尴尬。他家门口的小路依旧杂草丛生,雨天泥泞不堪;更要命的是承诺埋设的涵管迟迟未动工——每逢降雨,泥沙便顺着地势直冲屋内,地面、家具常被厚厚的泥浆覆盖,房屋地基安全也受威胁。

肖典森说,每次涨水后清理都要耗上大半天,家里已有两件家具被泡坏。为解决这一难题,2025年5月20日,肖典森写下书面报告递交社区,明确提出两种诉求:要么兑现硬化小路、埋设涵管的承诺,要么按当地土地流转价格对被占的竹园和园圃给予补偿。5天后,村委会书记李军、村领导刘铁军、片长谢根文3人上门答复,给出了新的承诺:“目前村里先集中硬化主干道延伸段,等这段完工,立马安排你家的小路和水沟工程。”但当肖典森追问具体时间时,对方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节点。

眼看新承诺又要“打水漂”,7月11日肖典森提交了正式上访申请,再次重申核心诉求。当天,灵溪镇政府承诺60个工作日内给出书面答复,并要求他携带相关材料到司法所参与调解,这让他重新燃起希望。

7月11日,肖典森完善信访材料后按时提交,随后村干部组织了调解,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也在场参与。但调解中,村干部仅以“村里资金紧张”“工程排期满”为由要求他继续等待,始终没有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此后几个月,肖典森先后3次主动到镇政府询问进展,得到的答复却只有“正在协调”四个字——既没有收到承诺的书面答复,也没人告知延期理由。“我按流程一步步走,却卡在‘等’字上动弹不得,问题一点进展都没有。”肖典森的语气里满是无奈。

三、维权困境:新承诺陷入“循环”怪圈

从法律层面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明确,征收土地应依法及时足额支付补偿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即便此次占地属集体公益建设未涉及征收,但村干部以“后续施工”作为让地条件的口头承诺,已构成民事约定,未兑现即属于违约行为,已经侵害肖典森的信赖利益。此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条要求村务事项应及时公开,而该占地补偿及承诺履行情况未明确公示,不符合程序规范。

从2023年符四新、杜涵敏、刘铁军、谢根文的首次承诺,到2025年李军、刘铁军、谢根文的再次表态,三次承诺均未兑现,不仅让肖典森的生活困境持续,更消磨着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信任,“村干部说话不算数,以后谁还愿意配合村里工作?”

灵溪镇政府的受理本是解决问题的契机,但受理后的“拖延症”却让矛盾悬而未决。《信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信访事项应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需延长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且必须书面告知信访人。肖典森的信访事项于2025年6月12日受理,截至目前已远超60个工作日,既未收到书面答复,也未获得延期告知。

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在民生小事上。村道硬化是大工程,但村民家门口的小路、防泥沙的涵管,更是关乎生活质量的“关键小事”,若重“面子工程”轻“里子问题”,惠民政策就会打折扣。

四、结语

从2023年占地到2025年维权,肖典森等待了两年多,他的诉求始终简单而合理:要么兑现当初的承诺,让家门口的路不再泥泞、房屋不再受泥沙侵袭;要么对被占用的土地给予合理补偿,弥补他的损失,维权以来所付出的全部金钱、血汗都得有个明确赔偿,希望灵溪镇政府能按《信访工作条例》要求,履行受理职责并给出明确答复及解决方案,“不想要更多承诺,只想要实实在在的结果”。

乡村的发展,需要村民的支持,更需要基层组织的诚信。一条未硬化的小路,不仅是肖典森的生活困扰,更是对基层治理效能的考验。期盼相关部门能尽快解决问题,让“惠民路”真正通到村民家门口。

(本文基于当事人陈述及公开资料整理代为发布,如有不实言论我们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侵权请联系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