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权力“失控”的代价:东台市住建局副局长龚建华被查背后的廉政警示

2025年10月24日,江苏盐城市东台政坛再起波澜。据权威渠道消息,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龚建华因涉嫌严

2025年10月24日,江苏盐城市东台政坛再起波澜。据权威渠道消息,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龚建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台市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不仅因其职务重要性,更因其再次敲响了权力运行与廉政建设的警钟。

龚建华 资料图

公开信息显示,龚建华长期在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任职,截至2024年10月,担任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职务。负责房地产行业管理、物业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监督及重要会议组织等工作,2023年推动住建局与农商行达成战略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龚建华作为东台市住建局的副局长,身居党委委员要职,其职责覆盖城市规划、工程建设、房地产监管、市政管理等关键领域,掌握着巨大的公共资源调配权和行政审批权。此次被查,意味着其在履职过程中可能触碰了党纪国法的高压线。

根据“盐城镜鉴”等官方渠道通报,龚建华的问题已定性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调查程序由东台市纪委监委依法依规启动。这表明,纪检监察机关已掌握一定线索或证据,其调查将深入涉及其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招投标、项目审批、资金拨付、资质审核等廉政风险高发领域。

住建系统因其职能特性,历来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高危地带”。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巨额投资和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龚建华案再次凸显了对该系统加强监管的极端重要性。

住建部门对土地、项目、资金等要素拥有高度集中的话语权。与房地产开发商、建筑企业、材料供应商等存在密切的业务往来,利益链条复杂。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因此,龚建华的落马,不仅是对其个人的审查,更是对整个住建系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一次检验。

龚建华案的发生,值得我们从制度和个体层面进行深刻反思:

制度层面: 内部监督是否流于形式?外部监督(如人大、政协、媒体、公众)是否有效?重大决策、项目审批流程是否公开透明,能否有效接受社会监督?针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排查和防控措施是否落实?

个人层面:是否忘记了初心使命,将公权力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是否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存在侥幸心理?是否存在“裙带腐败”或被身边人“围猎”的情况?

龚建华被查,是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的体现。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推动系统性治理:将此案作为鲜活教材,在住建系统乃至全市范围内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强化“不能腐”的约束。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协同,形成“不敢腐”的强大震慑。加大住建领域信息公开力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注重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提升廉洁从政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

龚建华案的调查正在进行中,其最终结果有待官方公布。但此案已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任何手握公权力者,一旦背离初心、触碰红线,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唯有持续深化标本兼治,方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权力真正用于服务人民、推动发展。这起案件,无疑为所有公职人员再次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因图片使用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核实并依法更正、删除或作其他合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