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富人一般都很抠,穷人反而比较大方。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你有多少钱,它能有多大的用处,会给你带来多少机会,大多数人是能感知到的。
以我为例:
乡镇企业上班,一个月5000多块,房子20来万,车子10万,已全部付清,存款6万应急用!从财富角度上来看,基本上没有什么爆炸性增长的机会,也没有显著的上升空间。
这个时候,钱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处?吃吃喝喝,玩的开心就好。
我周围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谨慎一点的,会坚持的存一部分,随性一点的会,有钱就花,不够就借贷,发了工资再还。一年换一部手机,一年几套品牌衣服,高兴了甚至会组团出去玩一玩,我感觉像我这样的人,反而是拉动社会消费的主力军。

为什么会这样?
说一句心里话,除了应急的存款外,手里的钱除了消费,娱乐,真的没有其他用途了。投资的机会很少,就算有,也没有那个胆量,换一套更好的房子,换一辆更好的车子,钱又不够,当下开心就得了,还能怎么样?
假如说,有一个人能让我确信:存够多少钱就能参与一个稳赚不赔的项目,或者说,获得一个赚更多钱的机会。你信不信,我一定比铁公鸡还铁,每一分钱都会存下来。
道理我懂,但我做不到,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个人,年薪6万与年薪60万,对于金钱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年薪6万的理解,钱是货币就是用来花的;而年薪60万的理解,钱是一种生产资料有更重要的用途。
富人眼中的钱都是生产资料,并不是大手大脚,花完就没了,而是要有产出的,花出去的钱一定要带来相应的回报,钱生钱就是这个道理,也完全符合“生产资料”的定义。
穷人的钱,一句话来概括:太少了,不花出去,也没有什么用。
这也就能解释,一个顶级富豪,生活中抠抠搜搜,投起资来,全是大手笔。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金钱的认知不同。
钱作为货币基本属性就是满足消费需求。
你对其理解越深,支配度越高,它终究会向生产资料方面过渡,要么,你收入量变,引发质变;要么,投资空间质变,引发支配观念改变,等等!
但是,要切记,这一切的前提是:修炼好自己!然后等待一个时机。
真抠搜,没有意义;穷大方,也没有意义!
关键在于,你对金钱怎么理解,你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