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昨天走了拦马墙到普安的古道,不到10公里,今天准备走汉阳到普安的古道,16公里,昨天家里的走的有点累了,今天说不参加了,我也不敢强迫人家,孩子也不去了,说要做作业,那我们其它人出发。
早餐过后坐我们的车到汉阳,然后开始徒步,今天这条路线明显的人比昨天少多了,可能是因为路线稍有点长吧,昨天的路线我感觉好多人也是从拦马墙走到清凉桥就不走了,到清凉桥可能就是三公里左右,应该是休闲游的人比较多。
今天老个老姐想到路程比昨天要差不多要翻一倍,加上天气预报也是有雨,于是准备和司机走上一个小时就返回了。
今天的徒步起点在一上停车场那里,也许是我们来的早,一路上也没有几个人。但风景还是很不错的,古道,古柏都有。



小部分古道被现代的水泥路替代了。但现在的公路一般用个三五年就得重修吧,经常看到很多的公路修修补补的,就是新修的公路能用十年的都不多,

古道和新修的公路交叉了,
















好像是黄豆,当地人种植的不少,


很多的大树跟前都会有块大石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李商隐吟诗处,
李商隐赴蜀任职,路过剑阁,途经金牛驿时,想起“秦开蜀道置金牛”的故事,写下了《井络》:
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
阵图东聚燕江石,边柝西悬雪岭松。
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
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以此警示野心家不要妄图凭借形势险要的蜀中割据分裂国家。







又是千年石板路,


这是个施茶处,路边有棵大树,然后还有一个超大的石头,这小石头中间有坑,像是天然的茶桌。









水稻田,当地也种植玉米,



遇到了一户收水稻的,也是亲友们帮忙,用镰刀割水稻,然后地头有小型脱粒机,直接脱粒,打麦子是整颗植株都从脱粒机过,他们只是水稻穗从机子里过一下,就脱粒了,我也是二十多年前甚至三十年前割过麦子,现在好像都是全自动化的了,像他们这样半自动化应该很少了吧,挺新鲜的。




还是黄豆

昨天和家人在一起,没有给大家拍几张照片,今天拍的相对多一些。


好多这样的大石头,非常的平整,

这个好像是禁止早婚碑。
巨大的方石上镌刻着明万历十年(1582年)官府禁止早婚的通告。 具体碑文如下:“督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则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
嘉靖年间
(约1530-1566年)的碑文规定:“男婚须至二十,女嫁勿早于十六”,旨在遏制民间早婚陋习。



这里叫石洞沟,又是一块大石头,有个老哥在这里弄地图打卡盖章,应该是挺不错的生意,就像朝台那个差不多,完了弄个像框挂家里,也是个纪念。



这上面有字,是什么石来?石头很大,上面很平整,下面有三分之一悬空,蜛蟆石,长24米、宽12米、高7米,远观如蹲居的蟾蜍。该石壁上有草书阳刻“蜛蟆石”三字。蜛蟆,又称蛤蟆、蟾蜍等。古人视三足蟾蜍为灵物,具有卜地旺财之神通,乃古代民间金蟾崇拜之俗。

又是平整的大石头,

又是一处古桥,
汉源桥,位于汉阳镇七里村古蜀道上,横跨石洞沟,呈南北走向,为两墩三孔式石平桥。桥面由三张青石板铺设,无桥栏。桥面长10.6米,宽2.8米,厚0.35米,墩高2.9米,孔跨3.5--4.22米不等。此桥屡毁屡建,现存为明代复建。




古道金牛古道绵延千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二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以关隘、栈道以及青石板路构成。路面平均宽约1.5米,基本由数块青石拼接,有的地方宽至5米,石板厚度约7厘米至16厘米。有的路面甚至至今还留有千百年前的车辙、马蹄痕迹……道路两侧除了栽种柏树,还设有拦马墙、饮马槽、施茶点……金牛道堪称古代最先进的高速公路!

一过河就爬坡,爬坡的石板路非常的漂亮,


这里的古道超级漂亮,感觉比昨天的路漂亮很多,有台阶,有古树,有行者。







塘与汛,指明清时期为保障地方治安而在各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哨卡。据《南明史》载:“塘汛之制,……十里立塘,以次验票稽查,无者以奸细论。”大塘垭遗址位于普安镇镇亮垭村一组古蜀道旁,是南扼剑州古城、北卫剑门关的重要哨卡。今有清代块石垒砌烽火台及“剑州汛石洞沟塘”残石碥、石柱等遗迹。










盘龙石。该石位于普安镇飞凤村一组古蜀道上,由一整块红砂石自然形成,如苍龙盘绕于地表,龙首、龙身、龙尾清晰可辨。旁侧一株古柏,主干生发十余枝,如九龙飞舞,与盘龙石相伴而生,当地人称之为“九龙柏”。




来的路上我还研究,烟是拿什么植物做的,今天路上就遇到了原植物,烟草,茄科烟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原产于南美洲,由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成功引种,烟草味辛,性温,入肺,行辟邪,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痰,山岚瘴雾,为宣散之品,烟管中水能解毒。烟草具有杀农作物害虫、胃毒、触杀、熏杀等作用,用于防治稻虱、稻蜻象、蚜虫、蓟马、苍蝇、红螂蛛等多种农作物害虫等。
1492探险家哥伦布在美洲大陆首次接触到烟草这种神秘的物品,但因不认识而丢弃;在治疗雅司病、侵蚀性溃疡,包括狼疮和梅毒等时获得了奇效。1560年前后,法国驻葡萄牙大使杰恩·尼古特(Jean Nicot)听说烟草能够解乏提神,可以止痛和治疗疾病,尤其对头痛有疗效,于是将烟草精心栽培在自己的花园里,经常采摘试吸,感觉良好。尼古特还用烟草治好了厨师严重的刀伤,助手的父亲持续2年的腿部溃烂,妇女脸上的体癣,船长的瘰疬,用捣碎的烟草及汁液治愈了其助手面颊上的侵蚀性溃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尼古特在烟草传播中的突出贡献,就把烟草中特有的植物碱——烟碱命名为尼古丁(nicotean)。
综合文献记载,中国本土应该产有烟草,只是与外来烟草种类不同,效力亦有不同。由外传入福建的烟草效力强,此后烟草种植可能逐渐以福建品种为主,本地烟种逐渐淘汰。
平均每6秒钟有1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中将会有一半因吸烟提早死亡;大量科学证据表明,加装过滤嘴、低焦油卷烟”和“中草药卷烟”。这些“新型卷烟”不但没有降低吸烟者的患病及死亡风险,反而会诱导吸烟并削弱吸烟者戒烟的意愿。

抄手铺,古名钞手铺、叉手铺,为古蜀道上剑州境内重要急递铺。历史上有王士祯、果亲王、曾国藩等名人在此餐饮歇息。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曾在此建立抄手区苏维埃政权,1952年在此设置抄手乡人民政府,1992年因行政区划调整被撤并。

这里还有个网红抄手铺,吃啥奶奶的老抄手,坐王大爷的拖拉机,店里生意还真不错,路过的徒步者都会进去吃一碗,



搞不懂这是个什么,好像是烧字小塔,为什么要烧字?
离长沙窑大约不到5公里的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村,有一个网红打卡点——惜字塔,这种惜字塔又叫焚字库、焚纸楼、圣迹亭、敬字亭,一看名称,就知道是为了崇文重教而建。这样的塔,塔里烧的不是香烛、纸钱,而是有字的纸张。表面上是告诉大家要“敬惜字纸”,骨子里表达的是对文字的敬畏、对文化的崇拜、对先贤的纪念。当一张纸上写了字,就不能随意践踏与遗弃,实在无处可存,就将他们投入塔中烧化,让文字化成一缕青烟去与先贤相会。












下午三点左右,终于看到普安镇了,今天的行程结束,徒步十六七公里,三万步,强度和难度比朝台小很多,的确适合各种人群,两天的徒步行程结束,明天开始就是旅游了,然后回家,明天先去剑门关,然后去翠云廊景区。明晚准备住昭化古城附近。朋友,明天见。

中华十大徒步古道指茶马古道、夏特古道、太白古道、剑门蜀道、徽杭古道、阴平古道、云台古道、京西古道、旌德古道、梅关古道的总称,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西北及华北地区。这些古道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承担商贸运输、军事通行等功能,部分线路可追溯至唐宋时期,例如茶马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徽杭古道唐代已形成基本路线
未完待续,关注我们,关注接下来的精彩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