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人名均为化名)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石龙坝乡德茂村的山坡上,一片扎根二十载的芒果林郁郁葱葱,枝头累累硕果本是种植户夏某某半生心血的结晶。然而如今,这片进入盛产期的芒果林却深陷 “移不得、赔不了” 的司法僵局,而林权登记的历史疑点、同案不同判的裁判争议,更让这起持续数年的纠纷迷雾重重。

(图片由夏先生提供)
二十年垦荒成林,林权突变引爆纠纷
夏某某自2003年起便开始种植芒果树,2005年6月16日,他与云南省华坪林业局正式签订《天保工程项目人工造林承包合同》,明确在石龙坝乡德茂村十三组人工造林范围内种植芒果树259亩,涉及纠纷的26.2694亩芒果林便在其中。经过二十年的悉心培育,这些芒果树已全面进入盛产期,成为夏某某家庭收入的重要支柱。
纠纷源于双方对涉案地块林权归属的争议。据双方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胡某等户在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取得的林权证书,登记范围涵盖了夏某某种植芒果树的部分地块。从权属登记历史来看,1983年“两山”(自留山、责任山)划定时,胡某等户分得的是小地名“瓦房背后”的95亩自留山;2008年林改后,其林权证登记的林地变为“八大碗沟”(131.6亩)和“大生地”(31.5亩)两宗,地块名称、边界与1983年登记内容存在差异,且两宗林地不相连。
夏某某一方对该林权登记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存在将集体林地纳入个人登记范围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夏某某种植芒果树的近二十年间,胡某等户从未就地块权属提出异议,也未告知其芒果树种植区域在自身林权登记范围内,直至 2019 年才向当地乡镇相关部门反映存在林权纠纷。
判决落地遇阻,收益归属再生争端
纠纷发生后,双方未能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案件最终进入司法程序。法院经审理后作出判决,要求夏某某返还涉案林地并移除其上种植的芒果树。然而,司法判决与实际执行之间出现了明显断层。
华坪县法院2022年作出的(2022)云0723执1675号结案通知书明确载明:“申请执行移除返还林地内的芒果树不符合当前林业相关规定,芒果树的补偿可由双方自行协商或通过诉讼解决。”这一表述意味着“移除芒果树”的判决内容因政策限制无法执行,而核心的补偿问题则被推向双方协商或另案诉讼的轨道。
更让夏某某难以接受的是,在补偿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胡某等户已实际控制涉案芒果林并享有收益。据相关证据显示,胡某等户自2023年度起便开始采摘销售涉案地块的芒果,并且在庭审中承认已对部分芒果树进行嫁接。“我二十年的心血培育,如今却成了别人的‘摇钱树'”,夏某某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他认为,即便权属判定为胡某等户所有,对方也应参照当地同类案件补偿标准,按40%的比例支付经济补偿,同时承担其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投入的47454.38元管理成本费,但该主张尚未得到对方认可。

(图片由夏先生提供)
同案不同判争议,司法权威认同引关注
林权纠纷的案件在华坪县并不少见,村民张某某与龚某某也曾分别遭遇林权纠纷。相关判决显示,法院均确认林地权属人应向种植户支付经济补偿,比例确定为40%。
其中,龚某某的案件与后来另一位村民的案件具有较多相似特征,“龚某某的案件和我的案件同时起诉、由同一位法官审理、同一天开庭并宣判,双方提交的证据也基本一致,但判决结果不同。”,案情相似但判决结果却截然不同,让夏某对裁判标准统一产生质疑。
同案同判是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林权纠纷类案件中,往往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农户劳动投入与产权登记等多种因素,统一的裁判标准不仅关系到个案公正,也对同类纠纷的解决具有示范意义。如果相似案件处理结果差异显著,可能会影响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信任,也不利于纠纷的顺利化解。
生态经济双重考量,破局之路待探索
除了司法裁判与民生权益的冲突,芒果林移除可能带来的生态与经济双重损失,让纠纷化解更添阻力。据夏某某介绍,这片盛产期的芒果林每年产值可达数十万元,若强行移除,不仅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更会破坏已稳定生长二十年的山林生态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原则”。移除已经生长二十年的经济林,既不符合生态保护的立法精神,也与国家鼓励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相悖。
截至目前,夏某某与胡某等户就补偿问题的协商仍无实质性进展,涉案芒果林的权属确认与收益分配问题仍未形成明确解决方案。夏某某曾多次通过合理途径反映诉求,都因“内部原因”遭到反驳。


(图片由夏先生提供)
这片芒果林的存续,关乎一个家庭的生计,关乎一片山林的生态,更关乎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媒体呼吁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起纠纷,主动介入开展综合研判,深入调查核实纠纷背后的核心症结。期待相关方面能够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既严格遵循法律规范,又充分兼顾社会情理,制定出兼顾权属明晰、收益合理分配、生态有效保护的解决方案,让基层纠纷得到公平化解,让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